ID: 22706073

4.1.3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课件)(共28张PPT)_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二(2019)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439342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1.3,高中,必修,选择性,苏教版,化学
  • cover
(课件网)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第一单元 分子的空间结构 4.1.3 分子的极性 手性分子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分子的组成和空间构型等微观角度,理解分子极性和手性分子的概念,通过分析分子的微观结构,解释其宏观性质,如溶解性、熔沸点等,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依据分子的空间结构、键的极性等证据,判断分子的极性和手性;构建判断分子极性和手性的思维模型,运用模型预测和解释相关化学现象,培养逻辑推理和模型应用能力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子极性与空间构型的关系,能够根据分子的组成和空间构型准确判断分子的极性; 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方法。 难点 深入理解分子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机制,如分子极性如何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性等; 掌握复杂有机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判断,以及手性异构体在生理作用等方面的差异。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物质能相互溶解,而有些却不能。比如,油和水很难混合在一起,而酒精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化学奥秘呢?其实,这与分子的性质密切相关。分子就像一个个微小的 “小精灵”,它们有着不同的 “性格”,有些分子是极性的,有些则是非极性的。同时,还有一些分子具有独特的 “手性” 特征,就像我们的双手一样,看似相似却不能完全重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子的奇妙世界,探索分子的极性和手性分子的奥秘,看看这些微观世界的特性如何影响着我们宏观世界中物质的各种性质 。 课前导入 分子的极性 PART 01 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你的文字内容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你的文字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你的文字内容 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你的文字内容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你的文字请在此粘贴或者输入你的文字内容 极性分子 分子是电中性的,但任何分子都有一个正电荷重心和一个负电荷重心。 非极性分子 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 相重合的分子 极性分子 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 不相重合的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双原子分子: 相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 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 (2)多原子分子: 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对称结构,为非极性分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不对称结构,为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ABm型分子的极性 ①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型,为非极性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三角锥型,为极性分子。 ②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有不参与成键,即存在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对称的,为极性分子。 (3)不是ABm型分子,一般是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根据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参与成键情况判断 (1)常见的多原子分子,若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往往是对称的,该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如三原子分子CO2、CS2(直线形)、四原子分子BF3(平面三角形)、五原子分子CH4、CCl4(正四面体)以及C2H2、C2H4、C6H6等都是非极性分子。 (2)若中心原子有不参与成键的电子,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往往是不对称的,其分子是极性分子。如H2O、H2S、SO2(V形),NH3(三角锥型)。 (3)空间结构对称,但化学键不等性的分子也是极性分子。如CH3Cl、C6H5Br等。 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非金属原子A、A之间形成共价键时,它们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完全相同,则共用电子对所受的合力为零,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则该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由于二者并不相等,则合力会指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则该化学键为极性键。 当两个不同的非金属原子A、B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