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6954

2.1.2化学键与物质构成(教学课件)(共28张PPT)_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2019)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179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2,必修,科版,化学,高中,2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 第一节 化学键与物质共存 2.1.2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差异,能从微观角度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建立起 “物质性质 - 化学键类型 - 微观结构” 之间的联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让学生学会根据化合物的类别、性质及化学键类型等证据,判断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构建判断物质类型的思维模型。像依据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来判断化合物类型,培养学生依据证据进行推理的能力。 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熟练掌握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根据化合物类别、性质以及化学键类型进行判断; 能够依据物质类别准确判断化学键类型; 难点 理解物质类别与化学键的关系,尤其是一些特殊物质,如含金属元素的共价化合物(氯化铝)、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等; 深入理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如熔沸点、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食盐(氯化钠)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在水中能迅速溶解,而且其水溶液可以导电;而我们喝的饮料中常含有的蔗糖,它在水中也能溶解,但蔗糖溶液却不导电。同样是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为什么导电性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化学物质的奥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化学课堂,探索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奇妙世界,去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 01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定义:由阳离子与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性质: ①室温下为固体,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②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和溶于水后导电 ★常见分类: ①强碱,如NaOH、KOH等 ②绝大多数盐,如NaCl、Na2SO4等 ③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 归纳总结 离子化合物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共价化合物 ★定义: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 ★性质: ①多数在室温下是气体或液体,少数是固体,熔、沸点和硬度差异较大 ②熔融态不导电,某些溶于水后导电 ★常见分类: ①含氧酸 ②少数盐,如AlCl3 ③非金属氢化物 ④非金属氧化物 ⑤大多数有机物 归纳总结 共价化合物的“一定”和“不一定” ★两个“一定” ①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 不含 离子键。 ★两个“不一定” ①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如O2、N2、H2、Cl2等; ②)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中含有O-H共价键,Na2O2中含有O-O共价键,NH4Cl中含有N-H共价键,但它们都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根据化合物类别判断 (1)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2)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含氧酸、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根据化合物性质判断 (1)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熔、沸点较低的化合物一般为共价化合物。 (3)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