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7762

第四章 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5-05-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18678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稳态,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免疫调节的结构基础。2.举例说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一、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 1.抗原 (1)概念:所有被免疫细胞_____的“非己”物质。 (2)本质: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_____,有时也可能是_____。抗原分子可以是病毒、细菌表面的_____,也可以是细菌分泌出的_____。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 (1)存在位置:人体所有细胞的_____上。 (2)化学本质:_____。 (3)特异性:每一个人特有的_____,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MHC分子。 (4)功能:依靠MHC分子,免疫细胞识别“自己”和“非己”。 3.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人体通过_____识别并排斥“非己”成分。 (2)免疫监控和免疫清除:监控并清除机体内部_____的细胞或_____细胞。 判断正误 (1)抗原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2)机体自身的组织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 (3)MHC分子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作用是识别其他结构(  ) (4)MHC分子是个体特有的身份标签,因此不同个体的MHC分子均不相同(  ) (5)MHC分子的产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任务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本质和作用 如图为威尔逊的海绵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为什么只有同种细胞发生聚集,这和细胞表面的什么物质有关? _____ _____ (2)人体的免疫细胞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 _____ _____ _____ (3)上述实验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_____ 1.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成为体现“自己”和“非己”的分子标识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D.细胞的分泌蛋白 2.下列关于人体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多数细胞的表面均存在MHC分子,但成熟红细胞表面不存在MHC分子 B.除同卵双胞胎以外,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MHC分子 C.外来器官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 D.MHC分子是人体的一种身份标签并能被自身白细胞识别 二、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1.免疫器官 (1)功能:是免疫细胞_____、_____或_____的场所。 (2)组成:主要是指淋巴器官,包括_____和_____。 ①中枢淋巴器官:包括———_____和_____,功能———生产免疫细胞的场所。 ②外周淋巴器官:包括———_____和_____,功能———截获_____,并启动_____的部位。 2.免疫细胞 (1)来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其中_____是机体的免疫细胞。 (2)类型 ①淋巴细胞:在_____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类 起源场所 发育成熟场所 T淋巴细胞(T细胞) 骨髓中的_____ 淋巴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先进入____,在此分化、增殖、发育成熟 B淋巴细胞(B细胞) 淋巴干细胞在鸟类中是先在____发育成熟。 哺乳动物的B淋巴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可能在_____ ②吞噬细胞:具有_____作用的免疫细胞,包括_____细胞和_____细胞等。 (3)淋巴细胞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间巡逻 3.免疫活性物质 (1)种类:_____、_____和_____等。 (2)来源:_____。 4.人体的三道防线 (1)组成 第一道防线:_____。 第二道防线:体内的_____保护作用。 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_____。 (2)特点: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_____,针对_____;第三道防线属于_____,针对_____。 判断正误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2)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得到的都是免疫细胞(  ) (3)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  ) (4)淋巴细胞不属于白细胞(  )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不只存在于淋巴中(  ) 任务二:区分人体的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根据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 有人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