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7969

5.2 高分子材料(教学课件)(共48张PPT)_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5718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化学,必修,选择性,2019,高中
  • cover
(课件网) 5.2 高分子材料 核心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生能够从宏观上认识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生产和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如常见的塑料制品、合成纤维制成的衣物等;从微观角度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包括高分子链的结构、链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以及这些微观结构如何决定其宏观性能,如高分子链的长短、支链情况对材料熔点、密度和硬度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基于实验事实和理论知识,对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合理假设,例如根据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推测其可能的结构;通过建立高分子链的结构模型、聚合反应的机理模型等,来解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合成过程。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具备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能够通过实验探究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如探究不同交联程度对橡胶弹性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鼓励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如何改进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以满足特殊需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在实验探究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关注高分子材料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如 “白色污染” 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如通用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和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分离膜等)的特点和应用。 2.常见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如聚乙烯、酚醛树脂等的分子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 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复杂性。 2.设计并实施高分子合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课前导入 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其实都属于“高分子材料”。它们不仅轻便、耐用,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高分子材料的神秘面纱,探索它们的结构、性能以及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高分子的命名与分类 PART 01 1.高分子的命名 (1)天然高分子一般有习惯使用的专有名称,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RNA、DNA等。 (2)合成高分子的名称一般在单体名称前加上“聚”字,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由两种单体聚合而成的高聚物的命名法 在缩合产物或两种单体前加“聚”,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 在两种单体名称后加上“树脂”,如脲醛树脂(由尿素与甲醛合成)等 (3)合成橡胶的名称通常在单体名称后加上“橡胶”,如乙(烯)丙(烯)橡胶、顺丁(二烯)橡胶。 (4)合成纤维的名称常用“纶”,如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氯纶(聚氯乙烯纤维)。 2.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按来源分类 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 按来源分类 通用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黏合剂、涂料等 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医用高分子、高吸水性树脂等 按链的连接形式分类 线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为链状 支链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主链带有长短不一的支链 网状高分子材料:高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产生关联,形成网状结构 按受热时的不同行为分类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热固性高分子材料 一般地,线型高分子具有热塑性,网状高分子具有热固性 通用高分子材料 PART 02 1.塑料 (1)塑料的成分 合成树脂———主要成分 塑料的成分 加工助剂 举例:增塑剂、热稳定剂、着色剂等 作用:改善塑料的性能 1.树脂是指未加工处理的聚合物,没有添加各种加工助剂,而塑料是由合成树脂及各种加工助剂组成的,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这两个名词有时也混用,因为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组成的,不含或含少量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