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8108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436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月月,答案,试题,语文,烟台市
  • cover
栖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山腔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早在元末明初(大约14世纪中叶),昆山腔已经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今天的昆山一带产生了,余澹心在《寄畅园闻歌记》中曾说道:“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说的是魏良辅为了钻研南曲,十年不下楼,终于琢磨出一套新的昆山腔的演唱技巧。 魏良辅声腔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顺腔调和语音的关系,使字音有腔调,字腔和声腔能够保持和谐。为此他从字、腔、板三方面提出了“曲有三绝”的审美标准:第一是字的发音要清晰,第二是腔调要纯正,第三是节奏板眼要准确。魏良辅制定昆山腔腔格的主要语言,依据的是苏州话。苏州话是吴侬软语的典范,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性。字清、腔纯、板正的音乐学意义的追求和规范,使得昆山腔尽洗“乖声”,超越了俗乐和雅乐的鸿沟,成为文人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 魏良辅改造昆山腔的第二个方面是完善和提升曲调的音乐性。魏良辅以协调曲词和声腔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以腔、板两工为目标,把昆山腔改造为纡徐婉转、细腻清雅的声腔艺术。所以内行欣赏昆腔,不能光听嗓音是否响亮,而是应该讲究听曲不可喧哗,听其吐字、板眼、过腔得宜方可辨其工拙。不可因演员喉音清亮,便为其击节称赏。 魏良辅改造昆腔的第三个方面是兼容并蓄,熔南北曲为一炉。北曲的风格以遒劲为主,南曲的风格以委婉为主。魏良辅早年学过北曲,后来专攻南曲。北方人学好南曲不容易,南方人学北曲有时候也是吃力不讨好。要把南北曲的优点融合在一处,各取其长并非易事。魏良辅是在北曲昆唱的基础上推动并最后完成南北声腔的融合的。 第四个方面是对于伴奏场面和乐队编制的完善。魏良辅没有直接把当时北曲的伴奏方法移植到南曲中来。他抓住伴奏的两大功能进行了乐队的改制:一是控制节奏,二是衬托旋律。他把控制节奏的任务交给鼓师,鼓师左手执拍板,右手执鼓签,居于乐队的核心位置,类似于如今乐队指挥,由鼓、板控制演出的进程。又根据南曲声腔柔缓自由的特性,把主奏旋律的任务交给笛子、箫一类的乐器。魏良辅也没有完全取消弦索类的乐器,而是对弦索类的乐器进行了改造,改良出了专门用于昆腔伴奏的曲弦和只有两弦的提琴,为弦索在昆腔中的作用保留了一席之地。自此,他为昆唱的实践和曲学的最终完善明确了正确的方向,也确立了他自己乐坛至尊的地位。 (取材于《昆曲之美》) 材料二 昆曲的服装正如同它的脸谱和表演,都不是写实的,而是远离真实生活,追求虚拟艺术,从而展现很强的形式之美。戏曲舞台上所展现的穷书生,是穿着体面的,并非一身穷酸气,反而有一种超脱世俗的书生气,大家闺秀的小丫环,穿得也并不寒酸,反而干净整洁、光鲜亮丽。至于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服装,更是锦绣缤纷,他们的服装似是非是,重点追求形式美。 戏曲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创造优美的舞台意境,而服装是创造优美舞台意境的重要手段,戏曲服装堪称是“穿在演员身上的布景”,这种画面的意境美,乃戏曲独有。戏曲服装的美,让人为之倾倒。它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中国戏曲是以写意性为基本美学原则的。 服饰中的细节,如扇子上、腰巾子上的花草,和笛子的颜色等,也会和衣服进行整体搭配。侍女的衣服设计的是裙长衣短、胸腰收紧、形体分明,这样更符合小丫鬟干练的性格。大家闺秀一般为下身宽裙,因为这样更符合大家闺秀端庄静雅的气质。戏曲服装的此种设计,清晰地展现了体型美和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