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8946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培优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352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培优卷,结构,微观,质的,第二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微观结构 单元培优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B C A B B D B C BD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D D C D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A.下边瓶子装入二氧化氮气体,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本来应该在空气的下方,结果发现上边瓶子内的气体也变成了红棕色,则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就可以证明扩散现象的存在,故A错误; B.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红墨水,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重物而不分开,是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2.解:如果将深色衣服和浅色衣服浸泡在一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是因为深色染料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浅色衣服染上颜色。 故选:C。 3.解:在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生成的氢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由此可知,与表示的分别是氧分子和氢分子,所以 A、图中的数目较少,表示的是O2,故A错误; B、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 C、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元素、氧元素,不能说明水里含有氢气和氧气,故C错误; D、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故D错误。 故选:B。 4.解:A、表示2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水分子,故A错误; B、表示的微粒是氢分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不是氢分子,故B错误; C、表示的微粒是水分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C正确; D、表示的微粒是氧分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不是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5.解:A、水结成冰不流动,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氮气压缩到钢瓶里,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6.解: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层结构模型)。 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②→①。 故选:B。 7.解:A、由原子结构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则核内有3个质子,因此该原子是锂原子,故A说法错误; B、由原子结构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则核内有3个质子,那么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B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3个质子和4个中子上,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核由4个中子和3个质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8.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故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集中在b和c上,故错误; C、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故正确。 故选:D。 9.解:由左图,碳12原子的与1个氢原子的质量相等,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1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个碳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4倍,则个碳1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右图中,左盘上有1个碳12原子和个碳12原子,则左盘上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4=16;故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故选:B。 10.A.KClO3含有氯酸根离子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