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七下·宁波月考)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美。下列颜色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将氧气加压降温后变成淡蓝色液体 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将氧气加压降温后变成淡蓝色液体、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将氧气加压降温后变成淡蓝色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4七下·宁波月考)用来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 A.火星四射 B.发出耀眼的强光 C.放出大量热 D.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新的)物质生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根据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新的)物质生成,因此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 故选:D。 3.(2024七下·北仑期中)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2024七下·义乌开学考)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质量增大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AB.根据质量的属性分析水的质量变化,根据分析体积的变化; CD.物理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水从玻璃态变成普通状态时,质量保持不变,且水的密度不变。根据可知,水的体积不变,故A、B错误; CD.水从液态变成玻璃态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2022七下·宁波竞赛)下列操作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和氧气 B.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应 C.海水晒盐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A.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氮气和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A不合题意; B.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应,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B不合题意; C.海水晒盐,即将水和盐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C不合题意;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1七下·北仑期中)下列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