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 一 单 元 导 言 篇 部 分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雅克萨之战等史事,认识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培养家国情怀。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 一 单 元 导 言 篇 部 分 单元内容概述: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势力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进行有效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1368年 明朝建立 1405年 郑和首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1644年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清兵入关 162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年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1757年 广州一口通商 新课导入———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之君的传奇一生 学习目标 1 2 3 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制的种种弊端。(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识读《明朝形势图》,获取边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家国情怀) 壹·北伐灭元启明祚 ———明朝的建立 壹·北伐灭元启明祚———明朝的建立 1.背景: 材料一:“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醉太平小令》 材料二 元顺帝在位时挥霍浪费,国库空虚。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泛滥成灾。 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 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壹·北伐灭元启明祚———明朝的建立 2.经过: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1368年在此称帝,建立明朝 元末群雄割据局面 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导致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就是在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崛起于群雄之间,成就霸业的——— 创业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壹·北伐灭元启明祚———明朝的建立 3.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南京明孝陵 南京明城墙 汉高祖刘邦 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壹·北伐灭元启明祚———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像 知识拓展: 真假朱元璋(朱元璋的两幅面孔) 朱元璋像 壹·北伐灭元启明祚———明朝的建立 4.明成祖称帝迁都: ①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