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核心素养期中测试卷 三年级语文(二)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同学们,我们携手经历了一段语文学习的旅程,让我们一起整理旅程中的新发现,记录语文学习的新成果吧! ◎ 赏·自然之“美” 一、读语段,完成练习。(共10分) 惊蛰过后,我们渐渐迎来了“泥融飞燕(yàng yàn)子,沙暖睡yuān yāng( )”的春天。花儿陆续开放,颜色鲜(xiān xiǎn)艳,多种多样。微风chuī fú( ),四处飘散(sǎn sàn)着鲜花的fēn fāng( )。mì fēng( )、蝴蝶等纷纷jù lǒng( )来,仿佛要参加一场盛会,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词语。(5分) 3.用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替代语段中画“ ”的部分,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注意书写美观、规范。(2分) 二、选择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希冀(yì)皱起(zhòu) B.纤细(xiān)欧洲(zhōu) C.堆砌(qiè)投掷(zhì) D.拱桥(gǒng)鸡爪(zh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班级劳动田中的生菜挨挨挤挤的,茂盛极了。 B.同学们在学习上争奇斗艳,谁也不愿意落后。 C.同桌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过去那没精打采的样子再也看不见了。 D.雨天,芳芳和明明迟到了,但是迟到的原因不同,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3.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的是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是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是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火苗在跳跃…… A.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 B.秋天的树林是无边无际的 C.秋天的树林是形状各异的 D.秋天的树林是特产丰富的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这一数字有“周全”“端正”等意思,所以有许多与“四”相关的四字词语。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B.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C.京剧四功:唱念做打 D.文房四宝:笔磨纸砚 5.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功,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给忘了的故事是( )。(2分) A.《郑人学艺》 B《惊弓之鸟》 C.《凿壁偷光》 D.《邯郸学步》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B.《昆虫备忘录》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C.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D.《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画是北宋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 ◎ 品·文化之“韵”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10分) 1.文人墨客大多喜爱花卉。叶圣陶爷爷爱荷花的形态各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人还发现花儿有自己的时钟:下午五点,紫茉莉 过来;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 。(4分) 2.学习中国传统诗歌,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当你看到鸭子在春水中嬉戏的欢快情景,就不由得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 , ”;当你看到春日火红,江水碧绿,眼前就会浮现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 ”的画面;当你在清明,遇到春雨绵绵,就会脱口而出杜牧的《清明》中的诗句“ , ”。(6分) 四、三年级(1)班计划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共5分) 1.班主任李老师想发布一则通知,告诉大家6月7日下午3点在班级教室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请大家提前搜集资料,并准时参加本次交流会。请你替李老师拟写通知,发布通知的日期为6月3日。(2分) 2.第一小组选择的是传统节日主题。下面是小语制作的传统节日习俗卡,请根据习俗写出对应的节日名称。(2分) 3.第二小组选择的是中国古代寓言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