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0331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件(共14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527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3课,现代战争,不同,文化,碰撞,交流
  • cover
(课件网)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 的碰撞和交流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知识回顾 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19C末 20C初 1914 1918 1931 1945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最终 形成 一 战 二战 开始解体 最终解体 20世纪 90年代 民族运动:对外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民主运动:对内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政治民主。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问题1:一战是为何成为唤醒殖民地人民的契机? 一战中为英国作战的印度骑兵 材料:法国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背景 ①一战客观上传播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 ②一战使旧的殖民帝国瓦解,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③民族自决的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 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 一个民族或群体有权自主决定其政治地位、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而不受外部干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2.表现 地区 国家 民族民主运动 代表人物、领导力量 亚洲 中国 印度支那 (越南) 印度 非洲 埃及 摩洛哥里夫 拉美 阿根廷 智利 尼加拉瓜 墨西哥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大革命 爱国青年、中国共产党 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 胡志明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求印度完全独立 甘地、尼赫鲁 华夫脱运动 扎格鲁尔 多次打败法西斯的侵略 克里姆 罢工、暴力抗争 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抗美斗争 民主改革 共产党 智利左派 桑地诺 卡德纳斯 问题2:概括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范围广 斗争形式多样 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 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 运动具有持续性;呈现不平衡性;影响深远。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3.影响 ① P75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② P73学习聚焦: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 P75思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3:依据材料概括一战前后世界各地文化观念的转变。 1.亚非拉地区: 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中国要想走向现代,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1918年5月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东西文明互有短长……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一样,不可缺一。两种文明,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实现东方“静的文明”与西方“动的文明”调和,以创造一种新的文明。 ———1919年7月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文化自卑 → 文化自信 2.西方: 每一种文化犹如有机体,都有自己发生、发展、兴盛和衰亡的过程。……(以前)各大文化都把我们当作全部世界事变的假定中心,绕着我们旋转……(现在)不承认任何文化占有优越地位。 —1918年7月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欧战既使许多西人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信心,战后的欧洲出现了“崇拜亚洲之狂热”。孔子、老子被许多人奉为宗师,仅《道德经》的译本战后的德国就出版了8种。剑桥大学等著名大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