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0428

四川省眉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7644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省,试题,答案,PDF,语文,眉山市
  • cover
四川省眉山市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一章的思维导图) 材料二 第 1页/共 9页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 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 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 “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 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 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 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 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 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三 古代村民犯错,通常都是请族老主持裁判惩罚,族老根据什么呢,答案是传统。为什么会是传统?费 孝通先生举了一个亲身例子;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 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 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 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断的细菌侵入,这 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 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 于传统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 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 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 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 第 2页/共 9页 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