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春版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大全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2025新课标) 第 1课《运动和位置》 (1)相对另一物体来说,物体位置发生改变,物体是运动的; 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物体是静止的。 (2)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一物体在另一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第 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摆动、 滚动、振动,学会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2)许多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运动形式的叠加。 第 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 动。 (2)生活中大多物体的运动路线是两种运动的结合。 第 4课《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1)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方式:滑动、滚动、静止不动。 (2)在同一斜面上,物体的形状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不一 样。 (3)在同一斜面上,物体的放置方式不同,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有一定关系。 (4)同一形状的物体,放置方式相同,斜面坡度不同,则物体 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 第 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距离,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用秒表测量小 球运动的时间。 (2)运动相同距离,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短,则运动快;物体 运动所需的时间长,则运动慢。 (3)实验测量时,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一种小球应测 量 3次。若实验数据相差较大,则重新实验;若实验数据相差不 大,则可以选择中位数。 第 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相同时间内,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方式:比较物体运动的 距离长短。 (2)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长,则运动快;小球运动的 距离短,则运动慢。 (3)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速度的大小。 第 7课《我们的“过山车”》 (1)设计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 完善等。 (2)制作“过山车”的过程:设计、制作、评价三个部分。 (3)“过山车”的搭建方式应该由低到高,在搭建过程中,应 该按照设计图纸搭建,并适当进行微调修改。 第 8课《测试“过山车”》 (1)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快慢,需要利用秒表和软尺, 分别测量时间和距离。 (2)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需要在“过 山车”的最高处释放或者改变轨道的坡度和曲直等状态。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025新课标) 第一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蚕卵的外部特征:颜色:淡黄色紫黑色;形状:中间凹陷的扁 圆形;大小:与小米、芝麻差不多,约 1毫米长。观察时可以借 助感官及放大镜观察外部特征。 2.蚕卵孵化的需要适应的温度和水分。 3.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4.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很小,成为蚁蚕。观察时使用毛笔、羽毛 轻取轻放。 第二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不同动物的 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都不一样。 2.鸡蛋的内部结构(由外到内):卵壳、卵白、卵黄、气室。 卵壳:保护作用; 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 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 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的氧气。 3.蛋黄上的小白点是胚,在适宜的 条件下会发育成小动物。 第三课《蚕长大了》 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食物。 2、蚕的幼虫身体呈圆筒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蜕皮 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蚕在结茧前要蜕 4次 皮。蚕的一生一共要蜕皮六次 4、蚕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 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 作用是呼吸。 5、蚕总共有 13个体节,有 8对足,其中胸部有 3对足,腹部有 4对足,尾部还有对 1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