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支铅笔的梦想》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孩子们,老师手里拿的什么?对,一支铅笔,一支普通的铅笔。看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细、长) 2、而现在,这支铅笔有了自己的梦想,拥有了一段神奇的经历,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支铅笔的梦想》。 板书:一支铅笔的梦想 二、梳理课文 1、PPT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看看铅笔有几个梦想?(5个梦想) 2、我们先走进铅笔的第一个梦想。(出示PPT) ①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它的第一个梦想。 ②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梦想是什么? ③那你们能不能简便的说一说,它要到哪里,干什么?(出示PPT导读单) 到哪里 干什么 心情 第一个梦想 山坡上 萌出芽儿、开出花儿 开心 第二个梦想 荷塘 撑伞 开心 第三个梦想 第四个梦想 第五个梦想 (出示PPT山坡上 萌出芽儿、开出花儿) ⑤铅笔实现了梦想,它心情怎么样呢?(开心)你从课文中哪句话感受到铅笔开心?(PPT出示:开心) 3、自由朗读铅笔的第二个梦想 ①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说说铅笔的第二个梦想,是到哪里,它要干什么,它的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时出示PPT:荷塘 撑伞 开心) ②你们从哪句话感受到铅笔的开心?一起读。 4、铅笔还有它的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梦想。PPT出示自学提示同桌为一个小组,用刚才老师教大家的方法来学习后三个梦想,并完成导学单。 ① 学完后你要说一说,它的梦想是到哪里,要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②听清要求了吗?开始吧。 ③铅笔的第三个梦想是什么,用前面总结的方法来说。(出示PPT 菜园 长成豆角、伪装成丝瓜 开心) ④学生说第四个梦想。(出示PPT内容) ⑤学生说第五个梦想。(出示PPT内容) 三、根据导学单,梳理写作方法 (一)结构:反复 1、我们都知道了铅笔的五个梦想,接下来,大家观察学习导读单思考:这5个梦想在段落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相似的故事情节反复出现。 2、我们以前学过一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就出现过这样的写作特点———反复结构。 板书:结构 反复 我们在写想象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用上这样的反复结构。 3、每一个梦想在句式上又有什么共同点? PPT出示句式,预设 ①每个梦想的最后一句都是“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预设:(学生不能发现,教师引导)每一个梦想都先写到哪里,去干什么,心情怎么样。 4、发现了吗?五个梦想在写法上是一样的。我们在写想象作文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什么方法?段落结构相似,段落中的句式相似。反复出现3到5次,最多不能超过5次。 看,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你们马上要变成写作高手了! (二)内容自然合理 1、①孩子们,课文中,铅笔把自己想象成什么?(PPT显示将变成的事物变成红色) ②这些事物跟我们观察到的铅笔有什么相同之处?(PPT出示文中铅笔变成的事物)(细长) ③写想象作文要根据事物的的特点进行想象,这样的想象才是自然合理的。 板书:内容:自然合理 特点 2、继续观察导读单中红色的词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PPT将地方和变成的词语变红) (预设:①铅笔来到了哪里 ②铅笔变成了什么) 只要说到其中一个继续追问:操场、荷塘你熟悉吗?花儿伞你熟悉吗?你看这些事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地方是生活中的,想象的事物也是生活中的。所以想象作文要写得自然合理不仅要抓住事物特点,还要联系生活。 板书:联系生活 3、孩子们现在动动你们的小脑筋,大胆想象,铅笔除了变成花儿、伞、丝瓜、撑杆……,它还会变成什么呢? ①抽4、5个学生说事物。选2个总结“这是根据根据铅笔细长的特点想到的”、“它(学生说的这个事物)就在我们的身边”。 ②你们真厉害,不仅善于发现,还善于联想。你看这些事物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地方是生活中的,想象的事物也是生活中的。所以想象作文要写得自然合理不仅要抓住事物特点,还要联系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