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2467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日期:2025-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807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西,3月份,答案,试卷,生物,考试
  • cover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16小题,共40分。其中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6小题每小题4分) 1.某种榕小蜂会进入榕果内产卵并专一性地帮助榕树传粉,另一种榕小蜂也会在榕果内产卵但不帮助其传粉。两种榕小蜂的繁殖时间存在一定的重叠,若非传粉榕小蜂先进入榕果产卵,该榕果常常会脱落;若非传粉榕小蜂在传粉榕小蜂之后或同期进入榕果产卵,榕果会分泌一些次生代谢物,导致这两种榕小蜂幼体的发育均受到一定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的互利共生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榕果分泌的次生代谢物对榕小蜂而言属于化学信息 C.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竞争可能会导致传粉榕小蜂的灭绝 D.非传粉榕小蜂对传粉榕小蜂种群数量的制约强度与传粉榕小蜂的密度相关 2.植物和植食性昆虫之间具有复杂的互作关系。研究发现水稻基因LRR2是一个感虫基因,LRR2的转录水平受褐飞虱捕食的强烈诱导,并且其转录水平与水稻抗虫性负相关。机理研究表明,LRR2的表达产物可与定位于植物细胞质膜上的共受体S互作,从而干扰共受体S与防御相关模式识别受体P 和生长相关受体B之间复合体的形成,阻碍水稻的防御反应和生长发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稻和植食性昆虫的复杂互作关系是不同物种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B.褐飞虱捕食行为可诱导水稻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基因LRR2 并增强其表达 C.可通过敲除基因LRR2验证其功能,预期结果是水稻对稻飞虱的抗性显著增强 D.通过药物促进共受体S与受体P 和受体 B 之间形成复合体可增加水稻产量 3.取土迹地植被的恢复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分。现以天然未退化草地植物群落为参照,以植物群落高度为指标,分析了青藏公路取土迹地(约30cm深)恢复区域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工程取土迹地会使原有植被移除,造成草地植物群落碎片化 B.海拔、生物群落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了植物群落高度 C.取土迹地的群落演替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人工恢复取土迹地植被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和演替速度 4.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水鸟的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如下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水鸟 觅食生境 主要食物 甲 浅水区 小型鱼类、螺类 乙 深水区 大型鱼类、虾类 A.甲和乙的生态位完全重叠B.若甲消失则乙的种群数量会显著增加 C.两种水鸟的种间关系为竞争D.两种水鸟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5.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群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3类:①营养关系,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的活体、残体或产物为食;②成境关系,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物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③助布关系,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在群落的成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B.动物在群落的助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 C.同一群落中同营养级生物在生态位上往往高度重叠D.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的间作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6.某海域沿岸主要分布着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藤壶,其在潮间带的分布如图1,甲乙藤壶分别为上、中潮间带的优势种。研究人员移除乙藤壶后观察新生的甲藤壶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潮间带(即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的区域) A.两种藤壶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两种藤壶因自然选择导致其生态位不同 C.乙藤壶移除后,该海域沿岸会发生次生演替D.乙藤壶移除后,甲藤壶栖息范围会扩大到下潮间带 7.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温度的差异使植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