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3261

2025部编版选必三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共27张PPT)

日期:2025-04-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68469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部,内涵,PPT,27张,特点,编版
  • cover
(课件网)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 +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制度 国家、民族关系 社会管理 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德)马克思 选必2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 选必3 选必1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第1、2课) 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3、4、5课) 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与认同 (第6、7、8课) 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10课) 五、战争与文化交流 (第11、12、13课) 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14、15课) 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活动课) 教材知识体系 地域文化发展 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传承、保护、共享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本书导读 文化culture 广义: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 语言、文学、艺术、制度、组织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德)马克思 选必2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 选必3 选必1 有哪些文化? 文化之间 如何交流? 如何传承 与保护?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亚洲、非洲、欧洲、美洲)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教材知识梳理 地域文化发展 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传承、保护、共享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发展历程 内涵 特点与价值 异国文化 向外辐射、传播 吸收 第1课: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1 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内涵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 点和价值。 时间轴 概念辨析 文化: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之历史、艺术、哲学……之总和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积淀 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何为文化 何为中华传统文化 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 历史时期 代表文化现象 原始社会 夏商周,春秋战国-奠基 秦汉西汉-定型 魏晋至宋元-融合 明清-传承与批判 近代前期(1840-五四前)-融合 五四运动后-融合 1978年后-复兴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阅读教材2———4页,自主梳理 青铜文明,文化认同。百家争鸣,都来源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但是“百家”的目的却都是追求“一”,在秦汉实现。 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外儒内法 三教合一,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兴起心学;追求个性解放,倡导经世致用;文化专制 “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五四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智慧国情==毛泽东思想 哲学化、思辨化体系化、世俗化 神学化、官方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由多元并存走向多元一体 笔记 学派 代表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墨家 墨子 阴阳家 邹衍 ①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 ②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 ③教育思想: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编订六经。 ①政治思想:仁政、“民贵君轻” ②人性论:人性本善 ③义利观:重义轻利 ①天人观:“天行有常”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