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4405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卷(三)(含答案)

日期:2025-04-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809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
  • cover
期末综合素养测评(三)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活动一:解读汉字里的文化】 1.【汉字从远古走来】练好字,写规范。(3分) 留住文化根脉 托起华夏未来 2. 【举手投足都是字】读语段,完成练习。(9分) 汉字,yōu jiǔ(  )历史的传承者,中华文化的jiāo ào(  ),凝jù(  )了无数先人的智慧,令人惊tàn(  )。suí(  )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汉字也在不断进化。“走”字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而在现今,“走”淡化了曾经的sù(  )度感,表示“步行”的意思,如“走路”。不管“走”字的意思如何改变,“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内涵一直穿yuè(  )时空延xù(  )至今。三、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字词。(5分) (2)下面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走漏风声 B.奔走相告 C.走亲戚 D.吃不了兜着走 (3)我国传统文化赋予人们高雅的情趣。(  )不仅是书写的工具,更是古代文人雅士精神上的良伴。(2分) A.中医四诊 B.文房四宝 C.雅人四好 D.花中君子 3. 【巧用汉字蕴文明】运用积累填空。(13分) (1)汉字的多样表达: 《花钟》一文用丰富多变的词语描写鲜花盛开的样子:牵牛花_____;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_____;万寿菊_____;紫茉莉_____;昙花含笑一现……我还能照样子再写一种花儿开放的样子:_____。(5分) (2)汉字的诗意表达: ①“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山溪像_____一样平静。_____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_____。忽然_____.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_____。”好一幅儿童垂钓的场景图!(6分) ②夏天的小池塘是多么热闹呀!_____。_____(围绕一个意思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活动二:寻找诗词里的文化】 4. 【诗词里的节日】在整理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时,学习小组做了一份表格,请你帮忙补充完整。(5分) 5. 【传统端午编彩绳】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三年级(1)班将在明天上午8点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五彩手绳”编织活动,地点在润华楼一楼大厅。为此班长拟了一个通知。(5分) (1)这个通知有3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3分) (2)端午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的风俗很多,其中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2分) A.王安石 B.屈原 C.陶渊明 D.李白 【活动三:传承寓言里的智慧】 6. “快乐读书吧”推荐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寓言故事。请你参考下面的目录,或选择一则寓言故事,填写“寓言阅读记录卡”。(4分) 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1分) 鹬(yù)蚌(bànɡ)相争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qián)其喙(huì)。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蚌方出曝(   ) ②渔者得而并禽之(  ) (2)根据提示,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4分) 《鹬蚌相争》写的是_____晒太阳,_____去啄它的肉,被_____夹住了嘴,双方互不相让,结果被_____一起捉走了的故事。 (3)“鹬蚌相争”这个成语的后半句是_____,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2分) (4)请你写出三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本套卷中出现过的除外)(3分) _____ _____ _____ 【活动四:弘扬节日里的传统文化】 8. 2009年,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阅读材料,完成练习。(6分) (1)阅读材料一,2025年5月31日是传统佳节端午节,除此之外,5月份还有两个节气,分别是_____和_____。(2分) (2)阅读材料二,典典想知道端午节的传说,要点击哪个快捷入口?(  )(2分) A.节名含义 B.民间习俗 C.相关传说 D.历史渊源 9.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14分) (niē)小糖人 ①捏小糖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