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5198

陕西省安康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8446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陕西省,月月,答案,试题,语文,安康市
    2025 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A B 项,“也并不想被世人知遇”错,原文为“他们不深求世人的知遇”,并非完全不想被世人知 遇。C 项,“外因是清朝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整个学术界一片沉默”错,根据材料二中“乾、嘉 以后考据学之大盛,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整个学术界的一种沉默,一些进步的政治、学术思想,竟也 要借助别的形式来表现。清初以来,凡是真正能揭露些现实黑暗的作品,都不得不采用各种不同的 委婉含蓄的手法”可知,“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并不是《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真正“外因”, “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的背后是清朝当时大兴文字狱。D 项,“因而可咀嚼出无穷余味”错,根 据材料二“《金瓶梅》来说吧……但读它很难产生那种想一读再读的兴致……缺少那种可以使人细细 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作者认为《金瓶梅》缺少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 2.B B 项,“曹雪芹为了打破窠臼,用革命性的创造精心设计了悲剧结局”错,根据材料一中的“他 的材料全是实事,不能任意颠倒改造,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读者了:《红楼梦》是悲剧”可知, 曹雪芹是为了尊重事实,不得已打破窠臼的。 3.B A 项,这个判词暗示了妙玉的可悲命运。B 项,只是对薛宝钗的肖像描写和性格上的点评,不 能体现“含蓄风格”。C 项,“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这里留下空白,供读者自己体会。D 项, “你好……”含有多重意蕴,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4.①提出论述的话题,明确论述的中心:《红楼梦》的风格是含蓄。②以原著第一回的“出则”中的 两处说话切入,摆事实,得出结论,很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和作用的能力。①结合“《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 准确地把握它”“《红楼梦》的风格也就是含蓄”可知,提出论述的话题,明确论述的中心:《红楼梦》 的风格是含蓄。②结合“《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说话,可以说是探索此问题的一 把钥匙”“一是‘出则’劈头的第一句话……”“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可知,以原著 第一回的“出则”中的两处说话切入,摆事实,得出结论。增强说服力。 5.示例:①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片记梦,虚实结合,写梦中与亡妻相见。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更显得沉痛,此时无声胜有声,词人用“无言”含蓄地表达了 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②如《项脊轩志》结尾,“庭 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想念妻子而触及与妻子有一定关系的物, 睹物怀人,引发了对往事的伤怀,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本题列举“含蓄”表达哀思的作品简要分 析即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后面虚实 结合,写梦中与亡妻相见。“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 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正唯“无言”,方显沉痛; 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别后种种从何说起? 只有任凭泪水倾盈。“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词人用“无言”含蓄地表达了这个 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结尾,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结尾不直接表达思念妻子,而是以景 结情,触及与妻子有一定关系的物,即枇杷树,睹物怀人,而物是人非,从而引发了对往事的伤怀, 含蓄地表达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