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7253

广东省惠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908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省,联考,答案,PDF,试题,语文
  • cover
惠州市2026届高二五校联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策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歌创作中,应当采用恰当的语词来表达概念。比如当我们要表达“月亮”这个概念时,我 们可以使用“明月”“皓月”等语词,但不能使用“星星”“太阳”等语词,因为它们表达的不是“月 亮”这一概念,而是别的概念。假若使用“星星”这个语词来表达“月亮”这个概念,则会犯混淆概 念的逻辑错误。 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语词来表示同一概念,这样可以使诗句更加丰富多彩,更增添语言表 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比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 云端。”这里作者用“白玉盘”代替“月亮”,虽然同样是表达“月亮”这个概念,但是“白玉盘”这个 语词独特地表现了小孩的天真烂漫,增添了一种令人无限回忆的童趣意境,而这是“月亮”或者 是“明月”等语词所不能表达的。此外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月亮”这个概念还有更多的不同语 词可以表示,比如“婵娟”“蟾宫”“宝镜”等等。这种用不同语词表达同一概念的创作方式,不仅 不会违反逻辑思雏规律,反而会增加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城克家曾写《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开头四句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 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这里“死”“活”作为一个语词,分别两次指称了不同的外延。第一句“活” 和第三句“死”指称的是人的肉体,第二句“死”和第四句“活”指称的是人的精神。内涵和外延是 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这首诗正是利用了同一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的方法,因而成了一 首广为流传的好诗。 推理的存在表现为思雏的一种逻辑上的跳跃,诗歌主要依靠的是形象思雏,可以天马行空 地进行创作。但是在某些地方也应当是合乎逻辑的跳跃,而不是任意的。我们不可能从“冬天 来了”跳跃到“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这不仅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实。所以可以说“叙事诗的 【高二五校联考试题语文卷第1页(共8页)】 5347B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