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2.借助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详细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详细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完整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故事明角色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一个关于老虎和贼的民间故事,我们 来回顾一下故事角色?请用一段话来说说这几个故事角色之间的关 系?(板书:故事角色) 2.师:今天,我们要围绕这个故事学习一个新本领———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要做到:有顺序,详细复述。(板书:有顺序,详细复 述)除了要明确故事的角色外还有其他要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后 3 题要求———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 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二、梳理地点理顺序 师:故事分为五个部分,看示意图,我们来梳理故事发生的地点。 教师根据回答相机出示: 老婆婆家———逃跑路上———歪脖老树———山坡下———老婆婆家 师:试着加上转换的地点,把五个故事情节连起来说一说。生叙 述。(板书:转换地点) 师小结:瞧,我们只要明确故事角色,按照地点变化来讲,就能 做到有顺序的复述故事。但要做到详细复述,我们还得借助别的方法。 三、抓住关键助复述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句子,思考: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可以讲的更清楚? (说,想,吓得怎么样?)做标记 2.翻开书本,默读课文 1-9 自然段。 找:老公公、老婆婆怎么说?老虎和贼怎么想?吓得怎么样? (提示: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3.老公公、老婆婆说了什么?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句子。(粘贴: 就怕漏) 4.老虎和贼怎么想?生回答。 师:是啊,老虎翻山越岭、贼走南闯北都走过很多的地方,见识 很广,都觉得自己很厉害,可是却没有听说过漏。这个时候就害怕了。 谁来扮演老虎大王和贼,再读句子?(粘贴:翻山越岭、走南闯北、 莫非) (分男女生读句子) 5.发现一下,它们的想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差不多)师:民 间故事就是这样充满巧合。 6.想着想着,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吓得(腿脚发软)(粘贴: 浑身发抖、腿脚发软) 7.(1)体会老虎和贼的内心 师:你发现了吗,蓝色部分的句子也是对老虎和贼的什么描 写?———心理活动。你感受到他们此时的心理是什么样的?(恐惧、 害怕) 师:老虎有了害怕的心理,所以就有了什么样的动作?(撒腿就 跑);贼有了恐惧的心理,所以才有了什么样的行动?(拼命抱住虎 脖子不敢松手)。(粘贴:撒腿、拼命抱住) 师:这些关键词语能带着我们走进人物内心,帮助我们详细复述, 复述时可不能遗漏。 (2)演一演,读一读 师:这些动作真有趣!请两个学生戴头饰表演。这样一演,故事 就变得更加生动,印象更为深刻。(板书:动作辅助) 8.小结方法 师:我们复述故事的要求是:有顺序、详细复述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得明确故事角色;按照转换地点;抓住关 键词语;添加动作辅助。这样,我们才能详细复述,不遗漏。 利用方法,学习复述第一部分:自己练习一下,看谁把重要的内 容讲的最清楚?学生练习。 9.学生展示,评一评。 (二)学习第二部分———10、11 自然段 1.思:哪些关键内容不能漏 (想法)哪些地方你觉得有趣?(累 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再思:想法中哪些关 键词能帮助到你复述故事?同桌交流,说说你的理解。(粘贴:像胶 一样;旋风一样;蹭下来;蹿上去。) 2.生展示。评:你不仅会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可真厉害! 四、掌握方法巧使用———小组合作 1.读合作要求 2.结合“课前小研究 ”,利用上述方法,学生组内复述故事。小 组准备复述,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