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苏州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指导案(九) 对外交往 要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友好交流 时期 表现 影响 秦汉时期:联通中外 汉武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联通中外 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对外开放 都城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密切了唐朝与日本、印度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唐朝的兴盛起到积极作用 遣唐使来华学习、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宋元时期:贸易繁荣 宋朝重视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泉州、广州、明州是主要的对外港口;建立了全国性四通八达的驿站 加强了中国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加速西方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元朝时期,东西方水陆交通重新连接,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先后传入欧洲 明清时期:由开放走向封闭 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 当堂演练 1.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交流合作和功能对接。“一带”,其起点是( ) A.楼兰 B.敦煌 C.鄯善 D.长安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长安———西亚一河西走廊———欧洲 C.洛阳———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洛阳———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3.“开元盛世展宏图,国力鼎盛天下足。贪图享乐荒朝政,安史之乱生祸端。”这句话是对历史上一位著名帝王一生经历的概述。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位帝王统治时期的是( ) A.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玄奘西行,促进中印之间文化交流 C.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D.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 4.1861年,欧洲学者根据高僧玄奘口述的著作记载及附近出土的碑铭,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拉贡附近发现了那烂陀寺遗址,并进行了初步发掘。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 A.《桂苑笔耕》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 波罗行纪》 D.《西游记》 5.汉武帝遣使臣率满载珍珠、丝绸、瓷器、黄金的浩大远洋船队,从原岭南的徐闻、合浦起锚,穿越南海,……换回琉璃、琥珀等奇珍异宝。“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最远可到达( ) A.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B.孟加拉湾沿岸 C.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在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上,下列哪些地区留有中国商船的足迹( ) ①朝鲜 ②日本 ③阿拉伯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八国联军中的一英国军官在《在华一年记》中说,“中国人并不像我迄今为止所相信的那样,他们很少怯懦,“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据此判断( ) A.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B.百团大战获得胜利 C.邓世昌的壮烈行动 D.义和团的英勇抗争 9.在某次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