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19378
7.2 荷叶母亲 教学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371474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统编
,
七年级
,
语文
,
初中
,
2024
,
2024-2025
(
课件网
) 荷叶母亲 作者:冰心 素养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培养语感 2.能鉴赏文章象征、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品析文章的精美语言 3.能领悟文章中美好的母子亲情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作者简介 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 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 和回忆”。 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 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 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内容层次 1.品读课文,理清层次 忆莲 (第2、3自然段) 看莲 (第4-7自然段) 送莲 (第1自然段) 悟莲 (第8、9自然段) 内容划分 第二部分(4-7): 第三部分(8-9): 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 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 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第一部分(1-3): 研读感知 写与祖父赏莲,是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一、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事 研读感知 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紅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二、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 研读感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环境 繁杂的雨声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 开满亭亭 左右欹斜 无依无靠 不动摇 心境 烦闷 不适意,徘徊 感动 不宁的心绪散尽 思考: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姿态如何?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研读感知 “欹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紅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蓬的庇护理下伏笔。 三、“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欹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研读感知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鼓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紅蓬安然无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 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 2.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四、旁边的一个大荷叶,被风吹了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1.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 研读感知 五、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 暗指入生路上的风风雨和坎坷磨难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4-24)
统编版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25)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骆驼祥子》(学案含答案)(2025-04-24)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期中测试卷 语文(含答案)(2025-04-24)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