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1710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46078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语文,PDF,试卷,学期,二模
  • cover
台州市 2025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25.04 1. C(C 项,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是和而不同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并非原因,属于强加因果。) 2. B(A 项, “这也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遵循‘以和为贵’的理念”不合文意。C 项, “长城开始成为中 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无中生有。D 项,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表述有 误。) 3. C(C 项,材料一不是递进式结构,是并列式结构。) 4.①天人合一②生活方式③文化④社会秩序(1点 1 分,写对 4 点得 4 分。) 5.①从宇宙观角度体现了和合相生、和谐稳定,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指导意义。②从国际观角度体现了包 容互鉴、共同发展,对处理国际交流有指导意义。③从社会观与道德观角度体现了和而不同、包容友善,对处 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指导意义。④从战争观的角度体现了和平正义、先礼后兵,对处理国际纷争有指导意 义。⑤从文明观角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世界大同的理想,对处理民族关系有指导意义。 (答对 1 点 得 1 分,答对 2点得 2 分,答对 3点得 4分,答对 4 点得 6 分) 6. D(A 项, “主要讴歌了人与自然的抗争精神”表述错误。B 项, “窑洞霎时间落寞了”并非在作者出 生年代里,表述错误。C 项,本文没有体现“礼治社会”的核心观念,表述错误。) 7. D(D 项, “既期盼下雨又担心谷物被打湿的矛盾心理”理解错误。) 8.①窑洞的建筑特征既古老又具有私密性,且有储藏贵重物品、防风御寒等功能。②窑洞是进行重要社会仪式 的地方,隐藏着村民难忘的记忆和深厚的感情。③窑洞见证了村庄的沧桑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 积淀(或:暗示了黄土高原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美和乡土文化的积淀)。 (1 点 2 分,任写其中的 2 点得 4 分,意 对即可。) 9.(1)认同前者。理由:①窑的翻新改造,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窑洞这一建筑形式,也是对古民居建筑艺术的 展示和传承。②窑洞作为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堪称建筑艺术中的“极品”,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③ 改造后的窑洞融入现代元素,被赋予新式用途,体现了现代文明的进步和艺术的创新。 (2)认同后者。理由:①窑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维系着他们的情感寄托,窑的翻新改造颠覆了这一习 俗,撕裂了当地居民的情感依托。②窑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风骨,翻新改造了,只是形式上的展示, 丧失了它的“风骨。”③窑洞是黄土高原的文化象征,窑的翻新改造是对窑洞深厚文化价值的漠视,对传统文 化艺术的破坏。(任选一个看法,言之成理即可。理由每点 2分,无观点扣 1分。) 10. BDG 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11. A 项(A 项“人莫之知也”的“之”是代词,而“何厌之有”的“之”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用法不相同。) 12. C(错在“才干是德行的核心”,原文“才者,德之资也”,意思是“才干是德行的辅助”,并非“核 心”。) 13.(1)给他土地,他就会习以为常,又将会向其它国家索求土地,其它国家不听从, (智伯)一定会用 武力对付他们。 (“狃”、 “请地于他国”状语后置、 “乡”,各 1 分,句意通顺 1分) (2)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敬畏的人容易疏远,因此察选人才的人经常被人的才干蒙蔽而忘记了他的 品德。 (“严”“察”“蔽”、被动句,各 1分) 14.(1)贪婪与骄纵,智伯依仗自己的强大,不断向韩、魏、赵索要土地,最终激起了三国的联合反抗。 (2)缺乏政治智慧,智伯未能认识到韩、魏、赵三国的潜在威胁,也未能妥善处理与他们的关系,致使 自己孤立无援。 (3)德行不足,智伯虽然有才能,但缺乏德行,无法赢得他人的忠诚和支持,最终导致众叛亲离。 (一点 1分,两点 3 分,三点 5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智伯率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