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修辞立其诚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 学习文中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理解文本论述的严密逻辑性。 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理解文本论述的严密逻辑性,了解各段之间的紧密联系。 了解作者 01 张岱年(1909—2004) 字季同,别号宇同,河北献县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张岱年1933年任清华大学助教,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起张岱年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岱年被推举为会长。张岱年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具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 02 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作文、为人都要“立其诚”。 本文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 张岱年先生以“修辞立其诚”作为自己的治学之道。在学术研究中,张岱年先生无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中,都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修辞”本指注重文化修养,后指修饰词句。“修辞立其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 03 题目解释 “修辞立其诚”出自《易传·文言》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写作,发言、著论、写文章、做人做事;“立其诚”即坚持真实性。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其中的关键概念是“诚”。 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04 本课关联知识点 学术论文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于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 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简而言之,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分类及特点 按研究的内容,可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 特点 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平易性、专业性、实践性。 按研究的学科,可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 按写作的目的,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05 走进文章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中心论点,概述“立其诚” 的含义。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 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第三部分(第6-10段):从认识世界、端正学风、社会现 实三个角度阐述“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11段):阐述“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 义的原则。 课文分层 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