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4964

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200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 cover
二年级上册第4课《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写“称、秤、杆、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底”、反问句表达的意思。 3.能借助小标题和顺序词,有条理、简洁地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4.能通过品词析句、朗读品味,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他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5.能通过融科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品词析句、朗读品味,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他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2.能借助小标题和顺序词,有条理、简洁地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引入小古文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除了来了老师,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动物朋友,想不想看看啊?(出示大象)谁啊?大象!今天曹冲要和大家一起来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 2.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曹”字很有趣,不是横就是竖,(停顿)横竖要匀称;“冲”字左边两点水;“称”是后鼻音;“象”笔画特别多,要写紧凑。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知道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吗?(曹冲)他做了什么事?(称象)课题短短四个字,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4.同学们,《曹冲称象》选自以前的一本书———《三国志》,这个故事就藏在我们的小练中,老师把它带来了,我为大家读一读。(师范读)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致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致,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选自《语文补充练习》的《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 5.小古文多有趣啊!今天,我们来读读对应的现代文。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2.老师和大家玩个游戏———老师出示图片,同学们猜猜这是课文中哪个生字。 (1)称:第一张,显而易见,这是在“称”重量呢!后鼻音,读好它。 (2)秤:第二张,它也是后鼻音,这是称大象的“秤”,称体重的“秤”。一起读。 (3)杆:第三张,又细又长,这是秤上的“杆”,也来读一读。 (4)柱:第四张,有点粗粗的,这是“柱”,大声读好它。 3.看看这四个字,你能用哪些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记住它们呢? (1)你是这样记的,“干”和“主”原先你就会了,加上木字旁就是“杆”和“柱”,你用了加偏旁的方法。 (2)你发现它们还是形声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形,木头做的,右边是它们的音,这样更好记了; (3)你用联系字义的方法记住了“称”和“秤”,都是禾字旁,最早都用于称粮食。老师教你们一句口诀,一起读:你要称粮食,用秤最公平。 (4)“主人家有一根木头”,你还为“柱”编了个字谜,太有意思了! (5)用上这些方法,我们以后就能区分更多长得很像的汉字了。一起读一读。 4.文中还有这些词语和短语,你们也能读准吗? 出示: 一头大象 一堵墙 四根柱子 造一杆大秤 砍一棵大树 赶到一艘大船 画一条线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1)第一组词,火车火车谁来开? (2)发现了吗,这一组词是写什么的?(生交流)你一下就发现了,它们是描写大象的。请我们班强壮神气的男生读一读(指导读出大象的“大”,大得我都喘不过气了)。 (3)第二组词,这组火车来开。 (4)它们又写了什么?(生交流)写了称象的办法,请聪明可爱的女生读一读。(指导动作朗读) (三)细读感悟 板块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读完了,你们一定特别想知道曹冲究竟是怎样称象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先来看看,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大象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3.看这句话。(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大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