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5109

纲要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1107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19课,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变化
  • cover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19 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地位 从单元角度看,本课位于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 部分,本单元共四 课。本课上承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交代了 20 世纪下半叶的整体背景。下接社会主义、 新兴国家的变化,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历程,因此,第 19 课为 我们提供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新视角。随着二战的结束,冷战的发生,欧美等资本主义国 家寻求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的道路,重新获取世界霸权。因此,学生需要从世界史、宏观 的冷战大背景下把握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与其他地区、国家的变化之间的相似与不同。理解 变化的背后暗藏的危机。 (二)教材内容 在内容方面,本课共四个子目,四个子目之间具有一定的时序性与逻辑性。第一子目是 “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主要阐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以及各国采取宏观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 及国际经济的新秩序。第二子目“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介绍了 20 世纪科学理论出现的巨大 突破的表现、第三子目“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描述了各产业就业人口的变化、第四子目“‘福 利国家 ’与社会运动 ”分析福利制度的兴起及弊端,20 世纪六十年代欧美社会运动轰轰烈 烈的现象。本课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与危机两个方面,内容比较多,但线索相 对清晰。但教材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的矛盾不够强调,对新变化的原因缺乏深入性的探究与 讨论。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授课对象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广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欧洲联合、美日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相 关知识,第 18 课学习了二战后冷战的线索,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 能力基础: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基本的史料阅读能力,但并不善于构建学科的知识 体系。 1 三、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 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他们在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二)核心目标 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解资本主义新发展及其基本矛盾 仍然存在的现象。 (三)素养目标 1. 借助经济危机、苏联建设成就、二战创伤等图片并结合凯恩斯书籍原文摘录,分析资本 主义新变化出现的原因以及措施。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 借助“任务单 ”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从个人、社会、国家、国际四个层面 进行分类,并思考福利国家的利弊、民权运动的原因、国际经济体系的变化。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走向繁荣的原因、表现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变化的实质所在。 (二)教学难点 通过繁荣与危机的对比,思考并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双重性。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字材料、数据资料、小组任务单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 (三)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原则,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创设情境活动,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围绕一条主线, 通过三个环节,解决四个问题。 2 (四)教学过程简表 教学过程简表(40 分钟) 时间 教师行为 主要教学环节 3 分钟 导入: 四分五裂的世界 【创设情境】从二战后混乱的世界局面,思 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理论与实践新变化 9 分钟 子目一:个人新变化 【子任务一】合作探究“福利国家 ”对个人 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9 分钟 子目二:社会新变化 【子任务二】合作探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 结构的新变化与民权运动轰轰烈烈的成因 4 分钟 子目三: 国家新变化 【子任务三】 思考科技给国家的发展带来 的益处与科技带来的国际危机 7 分钟 子目四:国际新变化 【子任务四】合作探究世界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