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5519

14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7128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他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解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全诗。 2、通过品味语言,掌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3、理解诗人借用景物描写,表达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曾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擅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写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两人才华横溢,经历相似,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标题解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答谢 白居易 酒宴 谦辞,赠送给我 诗人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遇后所做的答谢诗 自主学习 chóu fù kē pàn zhǎng 酬 赋 柯 畔 长 朗读感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自首次被贬出京到此次应召回京,诗人谪居在外已有二十二年之久。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回到京城是在第二年,所以诗人开篇便写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首联) 回首往事,描述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 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 空间角度概括诗人辗转流徙的荒凉地域之广大。 时间角度概括诗人贬官时间之长。 表达了诗人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之情 人生中最好的盛年皆在外放中度过,此时的刘禹锡不无哀怨。与此同时,还有着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颔联) 用典 闻笛赋: 烂柯人: 表达了对老友怀念之情 向秀闻笛思嵇康,作《思旧赋》 王质观棋,棋局终了,斧柄朽烂,已过百年。 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虽然对故友的思念,让刘禹锡非常感伤沉痛,但他并没有让自己就此沉溺于悲伤。诗人的情绪突然由悲伤转向振奋,因为他想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即使自己如“沉舟”“病树”,屡遭贬谪,但总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千帆竞过”“万木逢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颈联) 沉舟 病树 比喻自己 千帆 万木 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 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情感: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 景: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依然万木皆春,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 他用通透、达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前路乃至整个历史进程,发现一切困顿背后皆有新的希望。因此,诗人没有让自己一味消沉下去,而是反过来劝慰、鼓励朋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尾联) 点明酬赠白居易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与友人的共勉,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人生态度。 尾联的“暂”字有什么深意? 暂,暂且,姑且的意思。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暂且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来振作精神,表达了对朋友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