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5579

专题1 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5-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7233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练习,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第一单元 物质结构研究的内容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结合已有知识描述常见物质的微观结构,分析物质结构与其性质之间的关系。2.能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解释或预测物质的宏观性质。3.认识物质结构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认识物质的特征结构 1.从原子结构认识化学反应 (1)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人们通过深入研究原子的结构,特别是           上发生的变化,以此判断元素的性质。如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形成Na+,钠元素表现出强的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倾向于获得1个电子,形成Cl-,氯元素表现出强的      ,Na+和Cl-再通过        形成氯化钠晶体。 2.从化学键认识化学反应 研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其本质就是研究从         (反应物)如何转变为另一种        (生成物),这就需要对反应物、生成物的特征结构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考察反应物中什么原子或原子团上的化学键容易发生断裂,继而在什么位置上生成新的化学键。 (1)乙醇氧化为乙醛———氧化反应 +2H++2e- 上述反应中,乙醇分子中—OH     ,与—OH相连的C上也       ,形成新的       ,乙醇转化成乙醛分子,这个过程也被称为       反应。 (2)固氮研究中反应条件的选择 氮分子含有氮氮三键,在通常条件下很稳定,难以参加化学反应。所以固氮时需要改变反应条件,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能与氢气化合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为什么O2比N2活泼? _____ 2.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中存在    键和    键,分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具有较强     性,原因是     。 1.正误判断 (1)物质的结构仅包括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结构(  ) (2)物质随着人们的认识或研究的发展,经常发生一些小的变化(  ) (3)物质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认识,从宏观上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说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 (4)原子失去电子数越多,金属性越强,得电子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  ) 2.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稳定性增强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3.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下列变化中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  ) A.碘升华 B.酒精溶于水 C.氢氧化钠晶体受热熔化 D.一定条件下O3转化为O2 二、揭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 1.同素异形体 (1)概念:    。 (2)性质: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同素异形体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组成它们的结构的微粒排列方式不同。 2.磷的常见同素异形体 不同的磷单质 结构 结构特点与性质关系 白磷         结构,键角为    ,因   键弯曲而具有较大的张力,其键能较  ,易    ,所以白磷在常温、常压下就有很高的     红磷 呈    结构,比较稳定,室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3.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不同的碳单质 结构 结构特点与性质关系 金刚石 碳原子间结合牢固。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可用于    石墨 同一层上的碳原子之间形成         结构并层层重叠,层与层之间引力微弱,可以滑动,常用作     富勒烯 碳原子结合形状呈中空足球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