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7255

【精品解析】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压轴卷(三)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5539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压轴,期中,学期,学年,精品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压轴卷(三) 一、选择题 1.(2017七下·深圳月考)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看到(  )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用筒车灌溉田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018七下·揭西期末)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唐女祸》中写道:“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观点(  ) A.正确,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错误,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正确,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错误,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3.“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17七下·深圳月考)唐朝时,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5.(2024七下·攸县期末)据史载,大运河开通后,每年从南方运到北方的粮食高达五六百万石,大运河几乎成为唯一的南粮北运的水路通道,运河沿岸兴起了二十余座繁华的都市。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  ) A.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B.有利于中外经济的交流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6.(2024七下·包河期末)关于下表,填写正确的是 A.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B.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C.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D.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7.(2024七下·嘉祥期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主题之一、下列语句反映唐代民族关系的是(  )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C.“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 D.“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8.(2024七下·昭平期末)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上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2024七下·八步期末)遗址、遗迹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面图文信息说明宋代(  ) A.瓷器制造发达 B.造船业的发达 C.政治上很强大 D.海外贸易发达 10.(2024七下·八步期末)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入“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2024七下·大祥月考)绘制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历史学习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某一子目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处应填的关键词是(  )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12.(2024七下·汕头期末)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闭关锁国文化专制 B.商品经济商业繁荣 C.手工工场规模宏大 D.自然经济以农为主 13.(2024七下·酉阳期末)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