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期中复习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前三个单元和综合实践构建起了学生数学启蒙的重要基石。第一单元《20以内数与加法》是数运算领域的开篇,让学生在认识1~20这些数字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加法的含义、算理与算法,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如凑十法、接数法等,开启数感培养与运算能力提升之旅。第二单元《图形大变身(一)》将学生带入图形的奇幻天地,引导他们通过印一印、描一描等数学活动从立体图形过渡到平面图形,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直观想象素养。第三单元《20以内数与减法》与加法单元紧密呼应,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掌握退位减法、想加算减法等技巧,另一方面借助生活情境运用减法解决问题,强化数感的同时,培养逻辑思维与应用意识。综合实践《设计教室装饰图》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实践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规律设计美丽的装饰图,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为今后数学学习的深入推进积蓄力量。因此,复习这些内容时,应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 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意识及思维能力。 1.通过系统复习前三单元和综合实践的内容,能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准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算理;理解“面从体来”,能识别平面图形由哪个物体得到;感悟生活中的规律。 2.通过多样化的复习活动,培养学生能从数学视角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尝试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 3.面对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能清晰地解决问题,具备初步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念。 重点:能精准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难点:能从数学视角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尝试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 期中复习导图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已经过半,请说一说这半学期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自由说一说。 师:是的,同学们,这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20以内数与加法》《图形大变身(一)》《20以内数与减法》、综合实践《设计教室装饰图》这些内容,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期中复习。 知识梳理 活动一:20以内数的认识 1.11~20数的组成 师:同学们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吗? 生:知道。 师:非常棒,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11~20的组成。 生:10根小棒捆成一捆刚好是1个十。 师:15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呢? 生: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师: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十几就是十和几。 师:接着我们说一说19和20的组成。 生1: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生2: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2.11~20各数的读写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分别读出、写出下面的数。 生1:17读作:十七。 生2:20读作:二十。 十一写作:11。 十九写作:19。 师:读数时,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数,读作“十几”;写数时,从高位写起。 3.大小比较 师:同学们会比较11~20各数的大小吗?你们都有什么方法? 生:会,我们可以按照数的顺序比较,也可以按照数的组成比较。 方法一:按照数的顺序比较 生1:我们正着数,数会越来越大;倒着数,数会越来越小。 生2:我知道18在20的左边,所以18<20。 生3:我知道16在11的右边,所以16>11。 生4:我知道14和14在同一位置,所以14=14。 方法二:按照数的组成比较 生1:18是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20是由2个十组成的,所以18<20。 生2: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16>11。 生3:14是由1个十组成的,两个数字一样,所以14=14。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系统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