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1274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1771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练 文言文阅读。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学弈》选自《 》。 2.请在“ ”上补充课文内容。 3.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弗若之矣: (2)非然也: 4.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阅读与理解。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6.文中“汤”的意思是 ,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 。 7.请你用自己的话 ,简要陈述两个小孩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 理由 小孩1 小孩2 8.两个小孩善于观察,说话也有理有据,一个小孩从 角度举例,另一个小孩从 角度举例。孔子不怕两小儿笑话,没有不懂装懂,正如他曾经告诫弟子的:“ 。” 课内阅读鉴赏 《匆匆》节选 ①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②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空虚———( ) 伶俐———( ) 10.第二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用( )修辞手法来描写时间匆匆的。 A.事情发展顺序 B.时间顺序 C.空间顺序 D.比喻 E.排比 F.拟人 11.作者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2.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理解。 怀素学书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庵”。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木板,书之再三,板盘皆穿。 13.联系小古文内容,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贫无纸可书: (2)书不足: 14.下列句中的“乃”,与“乃种芭蕉万余株”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布裘坐观 B.今乃掉尾而斗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此乃天意 1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 ”的句子。 16.文中写了怀素 和 这两件事。从怀素学书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阅读短文。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主人与食 (2)既得盐美 (3)缘有盐故 (4)反为其患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 (2)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 19.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这篇文言文所蕴含的道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江行日记一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