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真题专练 (23-24六年级下·陕西汉中·期中)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 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绽”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可组词为 。 2.赏析句子。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三个“ ”写出了“我”专注的神情,同时也表达出“我”内心 的感受。 3.选文中画“ ”的句子为什么写两遍“怨我”? 4.作者说“这一次不能原谅”,他不能原谅什么? 5.作者最后明白了什么? 6.(23-24六年级下·山东临沂·期中)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固: 或: 于: (2)这段话出自《 》,是 (作者)于1944年9月8日在追悼 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3)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读一读画线的句子,体会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 之情,可以换成“ ”“ ”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 之情,可以换成“ ”“ ”等词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两种人的鲜明态度。 (4)这段话强调树立“ ”的生死观。 7.(23-24六年级下·陕西西安·期中)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②“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③“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④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⑤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⑥“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⑦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⑧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⑨“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⑩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1)请为选段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6个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