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分析 第二单元聚焦“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探讨古代西亚非洲、欧洲、南亚东亚及美洲等不同地域文化的起源、特色及其交流互动,揭示文化多样性的形成逻辑及历史意义。 二、大概念提炼 大概念一: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表现 内涵: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历史交往等因素共同塑造文化的独特性,形成多元文明的区域特征。 知识依据:西亚的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欧洲的希腊理性传统与基督教文化,印度种姓制度与佛教传播,美洲的印第安独立文化体系。 大概念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程 内涵:战争、贸易、宗教传播等途径推动文化碰撞与交融,既保留文化个性又促进文化共性发展。 知识依据:希腊化时代的东西文化融合,阿拉伯帝国的“文明桥梁”作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殖民扩张与美洲文化突变。 三、大任务与探究问题设计 大任务1:分析区域文化形成的核心要素 核心目标:探究地理环境、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如何塑造文化的独特性。 探究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古代西亚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权力表达方式。 材料1:《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 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 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 材料2: 人首飞牛石雕(局部) 人首飞牛是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着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它既是王宫的守护神,又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参考答案】古代西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为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法律至上的社会秩序、多神信仰下的神权至上理念,以及楔形文字推动的知识传承;权力表达通过神化王权(如“君权神授”浮雕)、军事威慑(亚述的恐怖统治)与法治控制(严酷法典)实现,并借助建筑符号(人首飞牛雕像)和宗教仪式巩固权威;其文化融合强制与包容(如波斯的多元治理),深刻影响欧亚文明,塑造了以法治为核心、宗教与王权交织的治理模式。 探究问题2:根据教材第二单元内容,概括古代埃及文明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材料1:埃及人从纸莎草(Cyperus)茎中获取‘纸’,剥去外皮后,将白色内茎切成细条,浸泡后交叉铺叠,压制成片。此‘纸’轻便,宜于书写,罗马元老院法令皆书其上。 ———老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2: 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式大厅想象图 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尼罗河东岸,经过历代法老不断加修扩建,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神庙建筑群。这座多柱式大厅占地约5000平方米,共有134根粗大的石柱。 【参考答案】莎草纸技术记录《亡灵书》等宗教文献,使灵魂永生信仰体系化传播,卡尔纳克神庙巨柱浮雕(如阿蒙神祭祀场景)则将神权可视化,共同构建宗教实践的物质载体;卡尔纳克神庙的轴线布局象征“宇宙秩序”,配合莎草纸历法记录尼罗河泛滥周期,体现“神意—自然—王权”联动的宗教世界观;莎草纸文书授权神庙经济(如供品清单),神庙以宗教中心聚合资源,二者协同强化“人神契约”,推动医疗、建筑等技术的宗教服务性发展。 大任务2:探究文化交融的历史动力与成果 核心目标:理解战争、贸易、迁徙如何促进文化互动,形成新文化形态。 探究问题3:希腊罗马文化如何通过亚历山大远征和罗马法影响欧洲文化? 材料1: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 材料2: 万神殿 万神殿始建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