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1615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7600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三,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整体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主要包括三课内容: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这三课内容从时间维度上跨越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从空间维度上涵盖了亚欧大陆、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地区,系统地探讨了人口迁徙对文化交融与认同的影响。 二、大任务与探究问题设计: 大概念1:人口迁徙是文化交融与重构的核心驱动力 大任务1: 探究古代至近代重大人口迁徙事件如何推动区域文化变迁与全球文化网络形成。 探究问题1:古代印欧人迁徙如何促成欧亚大陆“希腊化”与“印度化”文化的形成? 材料1: + 材料2:所有受法律和习俗调整的民众共同体,一方面适用自己的专属法,另一方面适用全人类共有的法。每一共同体为自身制定的法,是该共同体特有的法,称为市民法(ius civile);而自然理性在全人类中确立的法,则为所有民族共同遵守,称为万民法(ius gentium)。因此,罗马人民既适用自己的市民法,也适用全人类共有的万民法。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第一卷 第二篇》 教学活动建议:学生分组绘制“印欧人迁徙—文化交融”思维导图,结合《罗马民法大全》分析法律如何调和不同文化。 探究问题2:近代殖民活动如何通过跨洋人口转移塑造美洲“混血文化”? 材料1: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含了阿兹特克文化遗址(图中前景)、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图中 右后)和现代化的建筑(图中左后)。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西班牙征服墨西哥的历史时作了这样的评 述:“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材料2:欧洲殖民者的暴力驱逐、疾病传播和文化压制,导致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 90%-95%,沿海地区几乎灭绝。" ———《欧洲殖民者登录美洲大陆后做了什么》,2023 年 教学活动建议:角色扮演:分别从印第安人、欧洲殖民者、非洲黑奴视角撰写日记,对比文化冲突与融合。 大概念2:文化认同在人口流动中呈现动态性与多元性 大任务2: 分析现代社会移民浪潮下的文化认同危机与多元共存策略。 探究问题3: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熔炉”;也有人说,美国是个民族“大拼盘”。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1: 材料2:“平等” 对多数建国者而言,仅指殖民地居民与英国本土公民的权利平等,而非普遍人权。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材料3:美利坚合众国参众两院在国会通过本法后九十日内,至本法通过后十年内,暂停华工入境;暂停期间,任何中国劳工不得入境或留在美国境内。 ———1882 年《排华法案》 教学活动建议:辩论赛:“美国是否实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正反方依据史料论证) 探究问题4:现代难民危机如何挑战国际社会的文化包容性? 材料1: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材料2:截至2024年5月,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口总数增至1.2亿人,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新高。这也是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口连续第12年出现增长。 ———摘编自联合国难民署《2024 年全球趋势报告》 教学活动建议:模拟联合国会议:各国代表围绕“难民文化权利保护”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设计说明 学科逻辑: 从“历史事件—文化交融—认同变迁”递进,强化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能力。 学生认知: 高二学生已掌握基本历史脉络,需通过案例对比(古代/近代/现代)深化对文化动态性的理解。 评价设计: 通过思维导图、辩论、模拟会议等多形式评估核心素养,注重史料分析与价值观引导。 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将理解人口迁徙不仅是人口的流动,更是文化基因的传播与重构,最终形成对“多元一体”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