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潘冬子运盐” 大单元教学设计———溶液 “消失的盐” ———溶解的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食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概念,能够分辨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3.联系溶液的特征、微观本质,认识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活动一 识溶解 思考:1.食盐颗粒为什么看不见了? 食盐的溶解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在一个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的水,加入一小匙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用玻璃棒搅拌。仔细观察发生的变化,直至在水中看不见食盐颗粒。触摸烧杯,感受温度是否有变化。 食盐溶解, 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 温馨提示: (1)药匙和玻璃棒用完及时擦拭 (2)玻璃仪器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微观探析:氯化钠的溶解过程 微观探析:氯化钠的溶解过程 1.说明得到的食盐水是 (纯净物/混合物)。 混合物 2.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意一处,是否都一样咸? 3.如果把得到的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食盐颗粒来? 思考 说明食盐水具有 。 均一性 说明食盐水具有 。 稳定性 均一、稳定是所有溶液的共同特征。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剂: 溶质: 3.组成 2.特征 均一性:溶液任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溶液在外界条件(包括温度、压强)不改变的情况下,溶液中的各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活动二 析溶液 1.定义:通常我们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 m溶液 = m溶质+m溶剂 4.量的关系 75%的医用酒精 氢氧化钠溶液 碘酒 尝试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 氢氧化钠溶液 75%的医用酒精 碘酒 盐酸 氢氧化钠(固体) 盐酸 水(液体) 酒精(液体) 水(液体) 碘(固体) 酒精(液体) 氯化氢(气体) 水(液体) 溶质可以是____体、___体 或____体 固 液 气 体系 溶质 溶剂 固 + 液 气 + 液 液 + 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固液混合固为质,气液混合气为质, 液液混合少为质,若有水时水为剂。 6.溶液的命名 若溶质是A物质,溶剂是B物质,则把溶液命名为A的B溶液; 若溶剂B是水,则简称A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命名 硫酸铜 水 碘 汽油 硫酸铜的水溶液 碘的汽油溶液 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1) 分别用两个小烧杯取约30ml的水。 (2) 用温度计测量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在下表中记录。(不要拿出温度计) (3) 分别将氢氧化钠、硝酸铵约一药匙加入对应名称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在下表中记录。 温馨提示: (1)温度计不接触杯壁,在液体中读数 (2)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注意安全! 物质 水的温度 溶解后的温度 温度变化 氢氧化钠固体 NaOH 硝酸铵固体 NH4NO3 氯化钠固体 不变 活动三 探温度 升高 降低 微观探析:物质溶解时温度的改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当吸热<放热,溶液温度 ; 当吸热>放热,溶液温度 ; 当吸热≈放量,溶液温度 。 升高 降低 不变 氢氧化钠 硝酸铵 氯化钠 无土栽培植物生长的营养液 医疗上用的溶液 活动四 知用途 化学实验室中用的溶液 畅谈收获 析溶液 识溶解 探温度 知用途 宏观现象→微观实质 趣味大挑战 将家庭生活中的四种调味品分别取少量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白醋 C.味精 D.花生油 D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均一、稳定的液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