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4520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81613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4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王安石 桂 枝 香 金 陵 怀 古 情景导入 有这样一座古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先后定都于此。 金 陵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多用入声韵,故于凝重之中含有激烈、感慨之情。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点明题材,即咏史怀古词。 题目解说 王安石 字 ,号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介甫 半山 政治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xù )。(改革家) 文学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思想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 写作背景 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写作背景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等。 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如:刘禹锡《乌衣巷》、杜牧《赤壁》、杜甫《蜀相》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 1.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对文中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仰慕之情。 2.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年华易逝,功业无成。 3.借古人的遭遇来对比或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4.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感慨国运衰微,物是人非,讽刺当朝统治阶级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5.抒发爱国情怀,警告统治者吸取教训。 常用手法: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用典,古今对比、借景抒情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词的特征: ①怀古视为伤今; 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其中; ③上片多为写景起兴,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和事件讽喻当今; ⑤风格多为雄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