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课后作业(二) 巩固性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A.生活中用作调味品的食盐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 C.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 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2.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不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NH4H2PO4 D.K2HPO4 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 A.氧化铜和稀硫酸 B.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D.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5.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铜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无现象 无法判断铜和镁的活动性 B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 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D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该固体含碳酸盐 二、非选择题 6.及时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请归纳有关知识。 (1)在性质①中,若生成物是金属铜,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写一个)。 (2)在归纳性质②时,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在性质③中,X代表_____类物质。 (4)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与硝酸银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写一个)。 7.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下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 (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 (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 (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还需依次用到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稀盐酸(三种药品均过量); ①碳酸钠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 ②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 8.小华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0.0 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像可知鸡蛋壳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_____g,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g。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拓展性作业 一、选择题 9.下列选项中各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Cl、BaCl2、KNO3 B.CuSO4、NaOH、KCl C.BaCl2、Na2SO4、HCl D.CaCl2、Na2CO3、KNO3 10.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为红色 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 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Na+、Ca2+、H+ 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观察到③中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11.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 B.实验二说明NaOH溶液全部变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