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1.先将诗歌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 [宋]翁卷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热爱之情和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 之情。 完成练习。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_____。 _____,时鸣春涧中。 2.将古诗补充完整。 3.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诗中所描绘夜景的特点,应该是 。 4.用“_____”画出以动写静的诗句。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凉州词 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 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5.把诗句补充完整。 6.根据诗句的理解来判断正误。 (1)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王之涣和李白,他们都是唐代诗人。( ) (2)诗中的一些词语有特殊的含义,如“杨柳”指的是杨柳曲,代表对家乡的思念,“孤帆”指的是孤独的帆船,代表离家的愁苦。( ) (3)这两首诗都适合用悲伤的语气读,但要读出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轻松阅读。 舟过安仁①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②停棹③坐船中。 怪生④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⑤。 【注释】①安仁:县名,在江西省,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名余江。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③棹:船桨。④怪生:怪不得。⑤使风:借助风的力量使船前进。 7.这首诗写了作者乘舟路过 时所见到的情景。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怪生”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始终对两个孩子不下雨也撑伞的行为感到奇怪和不理解。 B.两个孩子划船采莲,热爱劳动,分担父母的辛苦,值得称赞。 C.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孩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进行赞赏。 D.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_____。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_____,报得三春晖。 10.补全古诗。 11.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 12.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 的情景,表现了深深的 。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 的情感。 轻松阅读。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①应唱大刀环②,誓灭胡奴③出玉关④ 只解⑤沙场⑥为国死,何须⑦马革裹尸⑧还。 [注释]①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②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环。③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清朝统治者。④玉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⑤解:知道,懂得。⑥沙场:战场。⑦何须:何必要。⑧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13.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诗句的意思。 14.下面诗句中与这首诗表达感情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完成填空和选择。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①,轻罗②小扇扑流萤③。 天阶④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①画屏:绘有花纹图案的屏风。②罗:柔软的丝质衣物。③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④天阶:露天的石阶。 16.从诗歌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可能写于 节的夜晚,(从第3题中选一个节日,填写序号即可)诗歌中“ ”一字可以看出夜晚的气温不高。 17.诗人在这个晚上看见了 和 两颗星。 18.按时间顺序给下列中国传统节日排序,先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春节 ②清明 ③重阳 ④中秋 ⑤端午 ⑥七夕 A.⑤②①⑥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④③ D.②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