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8324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糖类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421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科版,高中,化学,选修,第二章,三节
  • cover
第三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 第2课时 糖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糖类是重要的营养位置,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糖类物质从结构上看就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制以及水解后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物质。其结构与醛、酮密切相关,通过对糖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可以拓展他们对醛基和酮羰基的认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糖类在人体供能、储能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糖类的摄入和代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教学重难点】糖类的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 实验试剂与用品、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根据学案回顾醛类的性质 【联想质疑】通过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你已经知道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糖类,那么,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是怎样的呢?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糖类与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呢? 【投影】 【讲述】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醛或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生成小分子单糖的数目可将糖类分为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投影】 单糖:不能水解为更小糖分子的糖类 糖类 低聚糖:1 mol 糖水解后能产生 2 ~10 mol 单糖 多糖:1 mol 糖水解后能产生大于10 mol 单糖 【活动探究】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根据所给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案完成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活动探究一】葡萄糖中醛基的检验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用银氨溶液检 验醛基 用新制氢氧化 铜悬浊液检验 醛基 【活动探究二】蔗糖、淀粉的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蔗糖的水解 淀粉的水解 【活动探究三】纤维素的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纤维素的 水解 (1)将一团脱脂棉放入干净试管中,加入几滴90%硫酸,用玻璃棒将脱脂棉搅成糊状。小火微热,得到亮棕色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实验现象 【投影】展示实验结构和结论 【思考】 1.你对实验中研究的几种糖有了哪些了解? 2.通过实验,你对蔗糖、淀粉、纤维素与葡萄糖之间的关系有了哪些认识? 3.糖是生命体的重要能源物质,你认为蔗糖、淀粉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与本实验中的 转化过程相比,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讲述】葡糖糖含有醛基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蔗糖和淀粉均能水解生成具有还原性的葡糖糖,在人体内蔗糖、淀粉的水解主要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引导】葡萄糖和果糖是两种常见的单糖,阅读教材P80页内容,了解二者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完成学案表格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关系 葡萄糖 果糖 【投影】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关系 葡萄糖 C6H12O6 CH2OH(CHOH)4CHO 同分异构体 果糖 C6H12O6 【思考】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什么?可发生哪些反应? 【投影】 【引导】葡萄糖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酯化反应等。请写出葡萄糖发生生理氧化和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 氧化反应 ①生理氧化 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 804 kJ·mol-1 ②弱氧化剂氧化(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H2OH(CHOH)4CHO+2[Ag(NH3)2]OH-- 2Ag↓+3NH3+CH2OH(CHOH)4COONH4+H2O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引导】在一定条件下葡萄糖中的醛基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羟基可以和酸(如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请写出有关方程式。 【投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