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4月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y1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1900年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8000年左右,在长江中游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白陶祭器上面,有一些复杂的组合图案, 核心是一种带双翼的“飞龙”形象,类似的龙形象还见于同时期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辽宁 阜新塔尺营子等遗址。这说明,早期文明 A.多元一体特质明显 B.蛋壳陶技艺较成熟 C.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崇拜比较盛行 2.秦惠文王在位时(公元前337一前311年),周室之臣游腾对楚王曰:“今案者,虎狼之国也,兼 有吞周之意。”楚王答日:“然,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这折射出当时 A.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B.楚国与秦国的经济差距明最 C.秦国军事变革卓有成效 D.周天子的政治影响仍然存在 3.汉初,贾谊提出: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当首先通过权力和法律制度来建立秩序和威信,然后 在权势稳定之后,用仁义和恩德来治理国家,使德行传播,人民自然会仰旅和效忠。这一思想 A.延续了百家争鸣局面 B.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弱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D.提高了道家思想的地位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25377h 4.北魏孝文帝亲政之后,大力推行均田令、三长制,同时任用南朝逃亡来的世族王肃,主持改定郊 祀宗庙之礼,改定官制和律令,在政权结构、意识形态及宗庙礼仪等方面进一步向南朝看齐。这 A.加速了北方统一 B.提高了北魏的国家治理能力 C.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5,安史之乱后,藩镇叛乱频仍,使得“忠道”无比脆弱。随着科举制椎行,为官之人常远走他乡赴 任,令“孝道”的践行也面临挑战,孝亲与仕宦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材料反映的木质问题是 A,传统儒学面临危机 B.社会秩序混乱 C.中央权威受到挑战 D.亲情关系淡漠 6.宋代在地方设置了“路”一级行政机构,每路设置四个机构,转运司隶属尚书省户部左曹,提举 常平司属尚书省户部右曹,提点刑狱司隶属御史台,安抚使司则隶属枢密院。这体现出宋代 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是 A.重文轻武 B.军政合一 C.家国一体 D.分化事权 7.1044年宋发庆历和议后,双方于边境设“榷场”通商,宋廷严禁铜钱、铁器外流,西夏亦限制背 盐、战马入宋。然而,民间私贩屡禁不止,宋商以茶叶、布帛换取西夏青盐,西夏牧民则私售良 马换取中原铜钱,甚至熔钱铸器。这一现象表明 A.宋朝货币体系决定西北经济格局 B.经济需求突破官方政策约束 C.西夏对中原经济的依赖不断加深 D.官方互市主导边境贸易体系 8.元朝灭宋之后,将驿站制度推广到了南方地区。据统计,元朝时期全国的驿站总数超过了 1500个:分布于中原、蒙古高原、黑龙江流域、青藏高原、西域等地。除驿站之外,忽必烈时 期,还设立了官方邮驿系统一一急递铺,设专人传递文书或军事情报。这些做法 A.扩大了元朝统治区域 B.推动了全国市场的形成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9.唐宋时期,进行同一类商品生产或者经营的人聚居在起,组成一“行”。据《长安志》记载,唐 代长安城内东市有一百二十行,而《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南宋临安已经有四百四十行。这 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A.工商业发展失去独立性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