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1986年,遗址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里也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体,并因此闻名世界,让人惊叹不已。”该遗址是( ) A. 大津巴布韦 B. 摩加迪沙 C. 阿克苏姆王国 D. 桑海帝国 2.12、13世纪,欧洲一些城市积极活动,努力追求城市自治,建立独立于封建领主的城市自治议会;同时,城市中的市民阶层还联合国家君主共同对付贵族(或教会),谋求特权。这些活动( ) A.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神学统治 B. 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的觉醒 C. 表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兴起 D. 为近代宪政建设提供了经验 3.13世纪下半叶,神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将亚里士多德哲学引入基督教信仰,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并提出了理性训练的教育目标,使经院哲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说明经院哲学( ) A. 阻碍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B. 蕴含着启蒙运动的本质 C. 继承了古希腊理性精神 D. 促进了中世纪大学兴起 4.14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的斗争进行得最有声势。他培养市民出身精通罗马法的专家,排挤司法机关里神职人员,夺回司法权;禁止法国金钱银币出境,限制教皇财政收入;召集首次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取得国内各等级的最大支持。此举( ) A. 意在剥夺教皇对宗教的控制权 B. 有利于法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推动法国城市开始取得自治权 D. 标志着欧洲等级君主制确立 5.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5世纪末,印加发展为疆域广阔的帝国 B. 玛雅人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传递政令 C. 大津巴布韦是阿兹特克文明的典型遗址 D. 印加帝国建立了与亚洲的直接贸易往来 6.罗马帝国前期的城市起源于城邦,城市的管理机关一般由公民大会、市政官员和市议会组成,公民大会可以立法并选举市政官员。中世纪西欧城市产生于封建主的领地和堡垒、教会领地和修道院的包围之中,并取得了城市特许状。两者都( ) A. 孕育出新经济因素 B. 源自经济的发展和武装斗争 C. 建立了代议制民主 D. 属于相对独立的政治共同体 7.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中晚期编撰的《摩西法典》中规定:击打父母者有罪,将会被处死。同时期中国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告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伤者,流三千里;伤者,徙三年。这说明当时东西方() A. 文明在交流中互鉴 B. 国家治理重视家庭伦理 C. 法律逐渐发展成熟 D. 皇权直接控制社会基层 8.中世纪西欧部分城市特许状的内容如下:“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一如其过去,不受任何干扰与迫害。”“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这说明,西欧城市特许状( ) A. 规定了西欧封建社会中封君封臣的权利与义务 B. 适用于国王统辖范围内所有自治城市全体臣民 C. 明确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有一定的自由权利 D. 是保障城市臣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唯一法律文件 9.12世纪,巴黎的医疗卫生状况堪忧。普通市民没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常常受到坏血病的困扰。住房拥挤破烂不堪,采光极差,昏暗潮湿。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市民仍有着强烈的幸福感,巴黎以“人间的天堂,世界的玫瑰,宇宙的慰藉”而著称。巴黎市民的幸福感主要来缘于( ) A. 宗教思想的控制 B. 城市经济的发展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民族意识的觉醒 10.12世纪,西欧各国君主对城市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12世纪初,法兰西的路易六世极力镇压新出现的城市,而他的孙子腓力 奥古斯都鼓励城市的发展。城市提供的大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