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2024年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形象融合了多件国宝元素,其腹部的云雷纹来源于青铜器何尊。云雷纹作为商周青铜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何纹饰,流行时间很长。云雷纹的长期流行反映了( ) A.先民们的审美情趣 B.对几何图形的崇拜 C.礼乐文化受到重视 D.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2.汉初部分侯国人口增长统计表 年代(公元前) 侯国 始封时户数 国除时户数 年增长率(%) 201-154 魏其 1000 3000 2.4 201-153 绛阳 740 1500 1.5 201-152 酂 8000 26000 2.4 201-151 成 2500 5600 1.6 201-151 东武 2000 10100 3.3 201-148 曲周 4000 18000 2.8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 A.人口流动性增强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经济恢复与发展 D.“推恩令”效果显著 3.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唐睿宗时始设节度使,到玄宗天宝年间,从西北到东北共设八个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将原本只存在边地的军镇又扩展到内地。这一变化( ) A.说明边疆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B.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是迫于当时国内形势的需要 D.有利于实现民族之间的交融 4.宋朝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南北官窑瓷器呈现出一个朝代的共同美感,那就是朴实无华、优雅端庄的极简主义。宋瓷经过宋人的反复淬炼,去芜存菁,留下最实用、最简洁也是最富美感的造型器用。这一风格( ) A.源于时代精神的浸润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 C.体现制瓷技术的成熟 D.表达了政局分裂的哀伤 5.明初先后禁止民间白银、铜钱用于交易,逐步建立起单一的纸钞体制。但随着宝钞的贬值并迅速崩溃,各地纷纷使用铜钱,明政府被迫解除禁钱行用令。到16世纪晚期,白银又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这反映了明朝( ) A.货币体系的完善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对外贸易的萎缩 D.原始资本的积累 6.19世纪中后期,工厂制度进入中国。至1913年,工厂数量已颇具规模。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人统计发现,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工厂制度( ) A.是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物 B.是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C.仍属于封建经济的范畴 D.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7.下图是发生在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战争形势图,这场战争( ) A.说明南北议和走向失败 B.主要缘于宋教仁被刺杀 C.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 D.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8.据统计,1937年9月—1940年6月间,有254家民营企业和政府所辖的9个兵工厂迁入重庆。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军需厂矿优于民营厂矿迁移,对民营工业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奖励、协助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国民政府上述措施旨在( ) A.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 B.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C.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 D.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 9.1956年,陈云指出,现在从大城市到小集镇大部分都管得太死,他主张除粮食、布匹等重要物资和一些热销货继续统购外,其余可以自由选购。这一主张意在( ) A.反思三大改造的急躁冒进 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D.强调经济建设要为民生服务 10.下图是1987年出版的《全面发展,茁壮成长》宣传画,该作品突出反映了( ) A.体育强国的社会心声 B.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C.男女平等的价值追求 D.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11.德国古史学家迈耶的《古代史》写的是西方古代史,但他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叙述。20世纪初出版的《剑桥古代史》亦是如此。这种历史叙述方式是基于( ) A.奥斯曼帝国的强势崛起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衰亡 C.不同文明的借鉴与影响 D.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 12.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