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2710

2025届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90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八,试题,历史,次月,2025届,学期
  • cover
六安二中2025届高三第八次月考 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 A.本土性和包容性 B.多样性和连续性 C.本土性和连续性 D.多样性和包容性 2.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主张。下述主张的共同点是( ) 思想家 主张 老子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孟子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墨子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韩非子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A.重视以人为本 B.强调自强不息 C.崇尚天人合一 D.关注现实政治 3.历史学家陈苏镇指出:“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显现出来,且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据此可知,作者意在强调( ) A.汉承秦制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B.郡国并行制存在时代合理性 C.东西文化差异决定汉初王国的设立 D.大一统还未成为时代的趋势 4.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兼调棉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材料所述赋役制度( ) A.分夏秋两季征收 B.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负担 C.有利于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D.极大的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北宋时期,朝廷在如下图所示地区设置了大量堡寨负责屯田、护耕和疏通粮道。据此可推知,堡寨的设置( ) A.改善了内重外轻的军事格局 B.有效抵御了辽朝进攻 C.为戍边军队提供了后勤补给 D.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 6.1900年,梁启超曾说,“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这类对于奴隶性的认知,逐渐从个别的激烈批评蔓延开来,成为一种国人的自我观感。这说明了( ) A.国人痛恨清政府的腐败卖国 B.民族危机加深促进国人思想进步 C.民众思想认识的普遍提高 D.清政府新政已经具备思想基础 7.下面的漫画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传单,画中两个反动警察抓住一个青年学生,给他戴上手铐脚镣,图的两旁配有文字,上面写着:“你看他铁索郎当为的什么,为的是救他的国。他的国家岂不是我们的国家么,他肯为国受苦,我们应如何。”这反映出( ) A.民众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 8.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谣,这些作品往往借用传统民间歌谣的曲调进行填词。例如《八月桂花遍地开》把民间情歌改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哈,张灯又结彩呀哈”。此类歌谣的涌现( ) A.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表现形式 B.缘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需要 C.意在进一步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改善了苏区民众的文化水平 9.下表列出了抗战前中国工业资本估值(单位:国币元)。表格信息反映了( ) 类别 本国资本 占比 外商资本 占比 制造业 627812964 36.83% 1076700000 63.17% 公用事业 0 0% 277700000 100.00% 矿业 44296000 33.48% 88000000 66.52% 运输业 315167548 18.61% 1378136169 81.39% 各业总计 987276512 25.93% 2820536169 74.07% A.本国资本与外商资本相互补充 B.官僚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