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3231

3.2.2光合作用 ( 共2课时)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833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2.2,光合作用,2课时,教案
    第二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难点: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活动。 三、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图片中的蛙跟周围的绿色植物几乎融为一体。想一想,绿色植物除了为蛙提供隐蔽的栖息环境外,对蛙的生活还有什么重要作用? 讲解:绿色植物除了为蛙提供隐蔽的栖息环境外,还间接地为蛙提供了食物来源,因为大多数蛙类的食物是昆虫,而昆虫如蝗虫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蛙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够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从而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创造这一奇迹的奥秘,就隐藏在那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叶之中。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一奥秘。 【新知讲解】 (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思考:从题目来看,你能提出哪些探究性的问题? 光合作用是在绿叶中进行的吗? 绿叶必须要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吗?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 目的要求: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讲解:从实验目的中我们知道本实验需要探究的内容有两个: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思考:1.如何检验淀粉?(用碘液) 2.淀粉遇碘会有什么变化?(淀粉遇碘变蓝) 3.叶片的绿色是否会干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会干扰) 4.如何去掉干扰的“绿色”? (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5.如何加快酒精溶解叶绿素的速度?能直接加热吗? (加热可加快叶绿素在酒精中的溶解,但酒精易燃,需要隔水加热。) 6.绿叶去除叶绿素后,滴碘液就可以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了。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这些操作还不能证明这些有机物是在光下制造的还是在黑暗中制造的。) 实验目的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如何进行探究? 分小组以“光”为变量设计对照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常出现的方案: 方案一:遮光植物与见光植物叶片的对照; 方案二:同一株植物遮光叶片与见光叶片的对照; 方案三:同一株植物同一片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对照。 思考:1.从对照实验的变量单一性来考虑,哪一种方案设计更严谨? 讲解:方案三更严谨,因为在该对照实验中,除了光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有可能存在的变量最少。 2.现在可以将方案三的实验材料放在阳光下照射,让它制造有机物了吗? 提示:这样的叶片中有没有可能储存有以前所制造的有机物?如果有,那叶片的遮光部分、见光部分都有有机物的存在,对实验现象有干扰,该怎样消除这些干扰呢? (让遮光时间足够长或黑暗处放置一昼夜,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消耗掉。) 结合上述分析,整理并正确排列实验操作步骤。 方法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按照设计的实验流程完成实验,并进行结构记录和分析。 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按处理、遮光处理、摘取叶片等可以课前做处理,学生可以从去叶片夹开始。 观看视频,与自己的实验结果做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