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4655

21 古诗词三首 课件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7041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 导入二 第 一课 时 导入 一 山居秋瞑 [唐] 王 维 日落时分,天 色 将 晚。点明具体时间 山中的居所。 点明地点 点明季节 王维 (701 — 761),字摩 诘。唐代诗人、画家。主要作 品是山水诗。苏轼赞他:“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作者简介 助读资讯 近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时间分界为 唐代,唐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包括 律诗、绝句等,在字数上有五言、七言两种。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 的限制 。 孙 左右结构 笔顺讲解 写一写 [ 唐 ] 王 维 空 山/新 雨/后 , 天 气/晚 来/ 秋 。 明 月/松 间/照 , 清 泉/石 上/流 。 竹 喧/归 /浣 女 , 莲 动/下/渔 舟 。 随 意/春 芳/歇 , 王 孙/自 可/留 。 小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山居秋瞑 诗意: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 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刚刚 空 山新 雨后, 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点明时间,呼左诗题 新近下雨 <《 雨后空气清新如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 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明月高照图 》 ◎清泉流淌图 》 这两句诗描绘了哪两幅图画 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明月 ◇松 林 ◇清 泉 ◇石头 竹林中笑语喧哗 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洗衣物的女子 ○ 诗意: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 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竹 喧 → 浣女归来 动 态 描 写 → 从 动 衬 静 莲 动 → 渔船顺流而下 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任凭 尽 随 意春 芳 歇, 王孙自可留。 春天的花草 指诗人自己 ○诗意: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 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你能用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写写诗人的这一 心愿吗 归隐山林 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愿 因为(由于) ,所以诗人 D抒情 …… …… 诗 中 画 : 山、雨 晚、秋 明 月 清泉 竹喧 莲动 画外意 : 自然美 生活美 远 继 离 续 尘 归 俗隐 山居秋瞑 《山居秋瞑》通过写山中的景物, 写出了山中的自然美、人美,表达了诗 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希望远离尘俗、继续 归隐的愿望。 拓展发散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 第二课时 在今江苏苏州 枫 桥夜 泊 点明时间 [唐]张继 作者简介 张继 生卒年不详,唐代诗 人。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之作,不 事雕琢。有诗集《张祠部诗集》 流传后世,其中以《枫桥夜泊》 首最著名。 米 木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 年(756年),唐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 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 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 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 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于是诗人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创作背景 笔顺讲解 泊 愁 寺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米 写 一 写 小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米 木 月落乌啼 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 诗 意: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 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 (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 久不能入睡。 米 忧愁,愁闷 鸣叫 乌啼 ( 动 ) 霜满天 所见 所闻 所感 月、江枫、渔火 ( 静 ) 北 ◇诗人面对江枫、渔火难以入眠。 诗人忧愁,景物也忧愁,二者相 对无眠。 理解诗句中的 “对”字 。 米 冰 ○ 诗 意:此时,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