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过关检测卷(B)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状态的铝元素粒子中,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小的是( )。 A.[Ne]3s1 B.[Ne]3s2 C.[Ne] D.[Ne]3s13 答案D 解析C项为铝离子,为稳定结构,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D项为铝原子的激发态,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 2.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 )。 A.基态原子的L能层p轨道只填了2个电子的元素 B.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的元素 C.第三周期基态原子有7个价电子的元素 D.基态原子的3p轨道电子半充满的元素 答案C 解析A项中元素为C,B项中元素为Si,C项中元素为Cl,D项中元素为P。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3PO4>H2CO3>H2SiO3,C项符合题意。 3.镁、锂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的“对角线”关系,它们的性质相似。下列有关锂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Li2SO4易溶于水 B.Li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Li2O2 C.Li遇浓硫酸不产生“钝化”现象 D.Li2CO3受热分解,生成Li2O和CO2 答案B 解析运用对角线规则,可由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Li及其相应化合物的性质。根据MgSO4易溶于水,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Mg在浓硫酸中不会发生“钝化”,MgCO3受热易分解为MgO和CO2,推测出Li2SO4易溶于水,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Li在浓硫酸中不会发生“钝化”,Li2CO3受热易分解为Li2O和C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C.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基态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B 解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为氦,是惰性气体,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是铍,是较活泼的金属,二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A项错误;铁是26号元素,故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故B项正确;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则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故C项错误;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基态碳原子的价层电子中2s轨道含有2个电子,2p轨道含有2个电子,则基态碳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故D项错误。 5.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Mg、Al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依次增多 B.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 C.2p和3p轨道的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 D.基态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答案B 解析Na、Mg和Al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22s22p63s1、1s22s22p63s2和1s22s22p63s23p1,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0、1, A项错误。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3的元素原子有4个能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电子最后填充在4p能级上,是p区元素, B项正确。 2p和3p轨道的形状均为哑铃形,但是2p轨道的能量低于3p轨道, C项错误。根据洪特规则可知,基态氮原子2p轨道的电子应自旋平行,基态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项错误。 6.原子核外p能级、d能级等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为“半满”“全满”的时候一般更加稳定,称为洪特规则的特例。下列事实不能作为这个规则的证据的是( )。 A.硼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磷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C.基态铜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而不是[Ar]3d94s2 D.某种激发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2p3而不是1s22s22p2 答案D 解析基态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而基态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前者具有比较稳定的ns2结构,因而其第一电离能大于硼,A项正确。基态磷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3,而基态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