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109

第三章 单元检测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745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单元检测卷(二)(第三章)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4·柯桥期末调测)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连接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生理作用分别是 (  ) 生产者、蒸腾作用;消费者、呼吸作用 消费者、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 生产者、光合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 分解者、分解作用;消费者、合成作用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分解者都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蚯蚓是需氧异养型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3.(2024·杭州及周边)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 狐与鸟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细菌、昆虫、鸟、兔和狐都属于次级生产者 昆虫和兔的生态位不完全重叠 4.(2024·通州区高二期末)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这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 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 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 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 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三个营养级 5.(2024·镇海中学高二期末)某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后,恢复过程的各阶段中,其植物组成的变化见表,阶段③群落的生物量相对稳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演替阶段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① 34 0 0 ② 52 12 1 ③ 67 24 17 阶段①无垂直结构 阶段②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①②③阶段群落物种组成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阶段③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趋于0 6.(2024·十校联盟联考)某生态系统中树、蝉、螳螂和黄雀的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图中蝉同化的能量中约有61.31%用于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就是其遗体残骸中的能量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生产者的生物是蝉、螳螂、黄雀 蝉的年龄组成可以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   (2024·金华一中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鲸类动物的尸体、尸体坠落的过程,以及形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等统称为鲸落。鲸落主要经历4个阶段:移动清道夫阶段(食腐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会迅速聚集到鲸落附近,清除软组织);机会主义者阶段(大量异养细菌和无脊椎动物聚集在骨骼和周围的沉积物上,啃食残余的部分);化能自养阶段(裸露出富含脂质的鲸骨,鲸骨的降解利用主要由厌氧细菌完成。在骨表面和内部生长着大量异养和化能自养细菌);礁岩阶段(鲸落的有机物质耗尽后,最终成为适宜生物定居的礁岩出现新的群落)。 7.下列关于鲸落四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移动清道夫阶段生物量先上升后下降 机会主义者阶段动物生存依赖于净初级生产量 化能自养阶段硝化细菌大量繁殖 礁岩阶段生物量为零 8.鲸落的四个阶段,不经历 (  ) 群落的演替 优势种的更迭 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总次级生产量逐步增加 9.(2024·A9协作体联考)如图为某鱼塘能量传递示意图(数值单位:J·m-2·a-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0% 太阳鱼产生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b中 浮游动物同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