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238

4.1土壤的成分(2)(课件 23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1次 大小:78676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土壤,成分,课件,23张,ppt+,视频
    (课件网)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土壤的成分(2)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引入新课 1、土壤生物包括 、 和 。 2、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非生命物质,如 、 。 土壤中除了具有空气和水等无机物,很多土壤生物的生存都需要有机物为其提供营养。 有机物特点: 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你能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实验来检验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吗?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空气 水 活动 3.验证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活动1.1.取经充分干燥的土壤50~100克,先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_____克,然后把它们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有机物碳化分解等燃烧现象 思考:(1)为什么取充分干燥的土壤 减少水分对实验的干扰 (2)为什么要用细密的铁丝网? 防止土壤颗粒漏下 新课教学 2.待土壤冷却后,再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_____克。你认为土壤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 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 土壤中有机物的来源: (1)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2)腐殖质: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储存在土壤中。 腐殖质作用: 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经微生物分解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活动 4.验证土壤中的无机盐 活动2.1.取新鲜的土壤样品50~100克,放入大烧杯中。 2.向大烧杯中倒入足量的蒸馏水。 3.先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一会儿,再静置一段时间让土壤固体颗粒沉淀下来。得到的上部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 思考:为什么用土壤浸出液 因为无机盐能溶解在水中,所以取土壤浸出液 新课教学 4.取出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收集滤液, 如图4-6甲所示。然后将滤液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如图4-6乙所示。当水分蒸发完后,蒸发皿上有无出现残留物?它们是什么? 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皿中有白色小颗粒的残留物 它们是无机盐 这些能溶于水又不能燃烧的物质是无机盐,它们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新课教学 视频:土壤中有无机盐 新课教学 通过前面的实验可知,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有水、空气、有机物、无机盐等,即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 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 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 左右。 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那么,这些矿物质颗粒是哪来的? 新课教学 视频:土壤的形成 新课教学 三、从岩石到土壤 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 土壤的形成: 岩石首先要经过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岩石不断碎裂的过程) 岩石要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石块、石砾和砂粒等细碎的矿物质颗粒。 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温度变化、风力作用、流水侵蚀、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各种生物的作用等。 新课教学 ①温度因素 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上冷水,岩石骤热后因突然冷却就爆裂了。 炎热的太阳也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骤降,可能导致岩石爆裂。 视频:温度的影响 新课教学 ②冰的作用 雨水积聚在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零度以下,水就会结冰,使它的体积增大,从而促使岩石的缝隙加宽,最终使岩石裂成小碎块。 视频:冰的作用 新课教学 ③风力的作用 风将砂粒刮起来,碰撞着岩石。 久而久之,岩石层就被慢慢地磨损。 于是,岩石上出现了窟窿和裂隙并越来越大,最后破裂成了小碎块。 视频:风力侵蚀 新课教学 ④流水的作用 水流动时,夹带的小块岩石与岩石摩擦,使岩石逐渐成了小石块。 视频:流水的冲刷作用 新课教学 一些化学物质对岩石有溶蚀作用。 比如石灰岩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