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49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课时2氨和铵盐课件+练习含答案(共44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65423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时,PPT,44张,答案,练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2 氨和铵盐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NO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答案:B 2.(2023·广东肇庆)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解析:Ca(OH)2与NH4Cl反应制备氨时,需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图示装置合理,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A项正确;干燥氨需要选择碱性干燥剂,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氨,碱石灰可置于干燥管或U形管中,且用干燥管时粗口进,细口出,故B项正确;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需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示收集方法合理,故C项正确;氨极易溶于水,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倒吸,故D项错误。 答案:D 3.(2024·广东汕头阶段练习)下列关于氨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铵盐都为晶体,都能溶于水且加热时都能放出氨 B.检验氨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C.铵盐作氮肥时,与生石灰混用的效果更好 D.氨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解析:铵盐加热时不都能放出氨,如硝酸铵受热分解可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A项错误;检验氨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B项错误;铵盐作氮肥时,与生石灰混用易反应生成氨,降低肥效,C项错误;氨极易溶于水,导致容器内外出现压强差,产生喷泉,D项正确。 答案:D 4.(2023·广东卷)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喷泉实验     B.干燥NH3 C.收集NH3 D.制备NH3 解析: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圆底烧瓶中,氨极易溶于水,能产生压强差,打开弹簧夹,会产生喷泉,故A项正确;P2O5吸水生成磷酸,磷酸能与氨反应,不能干燥氨,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故B项错误;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集气瓶正放,需要短管进气、长管出气,故C项正确;将浓氨水与CaO混合生成Ca(OH)2,产生大量的热,有利于氨逸出,故D项正确。 答案:B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取氨:N+OH-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OH-NH3·H2O C.氨水中加入盐酸:NH3·H2O+H+N+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2++2NH3·H2O2N+Fe(OH)2↓ 解析:A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书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B项,加热条件下NH3·H2O应分解为NH3和H2O,离子方程式应为N+OH-NH3↑+H2O;C项,符合反应原理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D项,氨水中加入FeCl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 答案:C 6.(2024·广东广州模拟)利用氨的催化氧化原理制备硝酸并进行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也可以通过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备氨 B.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圆底烧瓶中观察到无色喷泉 C.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D.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4∶5 解析: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氨与氯化氢又会在试管口生成氯化铵,因此不能通过加热氯化铵制备氨,A项错误;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或一氧化氮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溶液为酸性,可以在圆底烧瓶中观察到红色喷泉,B项错误;氨与氧气催化氧化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故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红棕色气体,C项正确;氨与氧气催化氧化转化为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氨为还原剂,氧气为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