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51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课时2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课件+练习含答案(共60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55948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硫酸,PPT,60张,答案,练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课时2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一)基础巩固 1.(2022·上海卷)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纯氧中煅烧黄铁矿 B.在高压条件下制SO3 C.用98.3%浓硫酸吸收SO3 D.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 解析:制备硫酸工业中,在沸腾炉中通入空气煅烧黄铁矿制备二氧化硫,不需要纯净的氧气,故A项错误;硫酸工业中催化氧化SO2制备SO3,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即可,该反应在常压下的转化率已经很大,加压虽然可以使转化率增大,但同时对设备要求提高,经济成本增大,故B项错误;工业上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可避免形成酸雾并提高吸收率,故C项正确;硫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主要是SO2,工业上通常采用石灰乳进行吸收,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太低,不适合处理工业尾气,故D项错误。 答案:C 2.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  ) A.蓝色硫酸铜晶体 B.木材 C.红热木炭 D.氧化铝 答案:C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常用的方法是 (  ) A.取样,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滴加稀硫酸,再滴加BaCl2溶液,看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4.(2024·广东江门高一期中)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浓硫酸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硫酸有酸性,使石蕊变红,浓硫酸有脱水性,使试纸炭化变黑 B 向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中通入适量的H2S气体,出现黑色沉淀 H2S的酸性比H2SO4的强 C 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 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使溶液呈酸性 D 向湿润的蔗糖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固体被炭化,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 解析:硫酸有酸性,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浓硫酸有脱水性,使试纸炭化变黑,A项正确;反应生成的黑色沉淀是CuS,不溶于硫酸,酸性为H2SO4>H2S,B项错误;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SO2会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项正确;向湿润的蔗糖固体中加入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炭化变黑,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体积急剧膨胀,D项正确。 答案:B 5.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形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 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形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  )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 D.来回振动 答案:B 6.(2022·广东汕头)某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连接顺序为Ⅰ→Ⅳ→Ⅱ→Ⅲ→Ⅴ,当观察到装置Ⅲ溶液颜色变浅但不褪色,装置Ⅴ溶液变浑浊时,可证明反应产生了CO2 B.若连接顺序为Ⅰ→Ⅳ→Ⅱ→Ⅲ→Ⅱ→Ⅴ,此时装置Ⅲ两侧的品红溶液在实验设计中的目的和作用相同 C.反应过程中装置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解析:在加热时,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先用无水CuSO4检验H2O,然后用品红溶液检验SO2,再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可以用品红溶液来检验SO2是否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A项,若连接顺序为Ⅰ→Ⅳ→Ⅱ→Ⅲ→Ⅴ,当观察到装置Ⅲ溶液颜色变浅但不褪色,说明SO2气体已经除尽,排除了SO2的干扰,且由于CO2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装置Ⅴ溶液变浑浊时,可证明反应产生了CO2,正确;B项,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装置Ⅲ前面的品红溶液是用来检验SO2气体的,装置Ⅲ后面的品红溶液是用来检验SO2气体是否除尽的,两者的作用不同,错误;C项,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S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