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2 0 2 4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3课 课堂导入 1987 年,“南海一号”被意外发现,一经问世,便震惊世界。那满舱的瓷器、丝绸和香料在向我们发出神秘的召唤,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千帆竞发、万邦来朝的辉煌时代。今天,我们就驾驶 “超时空南海一号” 完成它未完成的航行,想象一下,这艘古船当年承载着怎样的使命?又经历了怎样的传奇航行?请准备启航,一起开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的探索大门! 南海一号的神秘召唤 年代最早 船体最大 保存最完整 点击按钮播放视频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木质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残存长22米,宽约9米。目前,沉船中共发现18万余件文物,其中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这批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包括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酒壶、大瓷碗等,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南海一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目 录 Contents 壹 发达的中外交通 贰 繁荣的海外贸易 叁 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课标: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舟楫破浪 壹 发达的中外交通 第一幕:祭 海 启 航 场景: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泉州港 角色:纲首(船长)、火长(导航员)、市舶司官员、船员若干 纲首:(高举酒碗)敬妈祖!祈顺风!(泼酒入海)今携名瓷十万件、丝绸五千匹,借东北季风直下南洋! 火长:禀纲首!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您下令开船啦! 纲首:兄弟们,我们从泉州港出发,先到我们贸易和补给的第一站—占城,接着前往真腊,领略当地独特风情,途径三佛齐,抵达目的地阿拉伯,与远方的商人互通有无。 全体全员(兴奋地):“好!” 港口官员(点头赞许):这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大宋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你们一路要小心,期待你们满载而归,带回更多异域珍宝和奇闻趣事。 纲首(大声下令):升帆,启航! 全员:妈祖保佑,顺风满帆———启航! “南海一号” 缓缓驶离港口,船员们站在甲板上,向着岸上挥手告别。 海上丝绸之路 发达的中外交通 1.宋代时期的中外交通 陆路交通+海路交通 ▲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 原因:唐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 路线: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 地位:重要性渐趋下降 原因:①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②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海上贸易频繁;③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地位: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路线:形成多条航线,可通往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东南亚 阿拉伯地区 朝鲜半岛 日本 印度半岛 东非海岸 波斯湾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思考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 2.元代时期的中外交通 ▲元代交通路线图 发展: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 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沿途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西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 陆路交通+海路交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北非 欧洲 东非 南海航线 东海航线 朝鲜 日本 路线: 东海航线→朝鲜、日本 南海航线→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和欧洲等地。 合作探究:对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线路特点,你 ... ...